资本运作暗潮涌动
对于智联招聘来说,本次融资已是第五轮融资。澳大利亚最大的网络招聘上市公司SEEK(SEK.AU)继续扮演战略投资者的角色,追加超过4500万美元的投资,其所有的智联招聘的股份增至40%左右;澳大利亚投资银行麦格理以6000万美元的价格,获得将近30%的股份。由此,智联招聘的股权形成了一个接近“4:3:3”结构。
智联招聘的对手之一中华英才网(www.chianhr.com)也或将在近期发生股权结构的重大改变。2005年2月,美国在线招聘服务公司Monster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获得其40%的股份,2006年1月Monster增资再买下约5%股权。今年初,Monster曾在年报中宣布将于2008年年中买下中华英才网55%的股份。
智联招聘CEO刘浩表示,智联预计将在2010年前后实施IPO,上市地点会选择纳斯达克或者香港。中华人才网总裁张建国则表示,目前已经达到了纳市融资的门槛条件,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时机,以图卖个更好的价钱。
智联和中华英才网的做法被认为是向对手前程无忧(www.51job.com)的追赶。2005年10月,前程无忧(NASDAQ:JOBS)在纳斯达克上市。随后,日本Recruit公司按照市值7亿元人民币的估值收购其15%的股权,并承诺将在3年内将这一收购比例提高至40%。
前程无忧的先例开创了招聘网站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先获得机构融资,然后集中股权,最后公开上市,被认为是招聘网站发展的不二法则。由于机构在前期的培育期对招聘网站不惜重金下血本,所以追加投资、收购股权往往看作是投资机构准备功成身退的信号,也意味着即将发出上市的信号。
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纷纷表示,目前首要的是要将网络招聘市场做好,上市融资才会水到渠成。
三巨头瓜分市场
根据日前发布的《2007—2008中国网络招聘发展报告》,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第一梯队被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瓜分,三家占据了市场八成以上份额;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由年营收在1亿元以下1000万元以上和年营收少于1000万元的地方性招聘网站和行业招聘网站组成。
但近来地方招聘网站大有风生水起之势,因此业界认为智联或将这笔融资用于并购地方网站。而刘浩对此回答:“大部分市场可以靠自己拿下来,不存在并购的必要。”张建国也否认近期准备收购地方招聘网站的传闻。“实际上,地方招聘网站的收入不见得有我们地方频道的收入好,没有并购的必要。”
除了并购之外,业界最担心智联将这笔融资用于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此前,为了获得更高的知名度和点击率,三大巨头凭借各自雄厚的财力已经展开多轮广告大战。
刘浩表示,将会继续加大市场推广,但不是业界所称的掀起“新一轮广告大战”。
数据显示,2007年第四季度,智联招聘在广告投放上的费用是2500多万元;前程无忧2007年全年的市场推广费高达了1.8亿元,广告费用约占40%;中华英才网2008年度市场推广预算也达到1.8亿元,比去年增长16%。
张建国颇为无奈地说:“我们也经常问自己,广告是不是有些多了?实际上,以我们三家的广告轰炸力度,现在找工作的人没有几个不知道的,但是对方出招了,我们就得接招。”
张建国透露,实际上目前招聘网站的资金投向重点是增加人力、扩大规模,而不是在广告投放方面;此外,用于业务量逐渐增加,需要增加设备投入,如新增服务器和带宽,并且提高产品研发的质量。这也恰恰是智联资金投向的重点,人力成本将用去最多的资金。
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尽管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但是这一行业的营收能力却仍然受到质疑。在SEEK公司披露的2007年财报中显示,智联招聘去年下半年累计亏损78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600万元;中华英才网的投资者也公布其2007年全年约损失人民币1.5亿元;前程无忧公布的2008年一季度净利润约2220万元,同比下跌31%。
面对质疑,张建国和刘浩都不约而同地表示,2008年可以有一个不错的收成。
招聘网站的盈利模式是企业付费,通过在网站上发布免费的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点击和发送简历。据透露,企业的付费水平相差很大,普通会员可以每月交纳600元刊登月20个信息,高级会员付费从3800元到10000元不等,享受包年的增值服务。
由于城市化推进加快了人才流动,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仅仅获得职位信息。招聘网站开始提供增值服务,如帮助企业代收代存简历、建立人才储备库、为企业先期筛选人才等等。这一部分业务利润更加丰厚,成为招聘网站行业未来竞争的焦点。
张建国认为,城市白领已经习惯了网络招聘、在线投递简历的方式。近两三年内新增毕业生数量增加,求职人数也在增加,市场增量相当可观。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求职人数接近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60%。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家企业在确保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营收规模也在成倍增长。在过去的两年中,智联收入平均增速超过了1倍,中华英才网的收入增速达到70%—80%,而相对市场份额已经比较大的前程无忧,增长速度维持在约20%-30%左右。
然而业界也有担心,倘若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用人需求也随之放缓,招聘行业的增速是否也将受到影响?
张建国和刘浩都认为,网络招聘的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其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手段。对于网络招聘行业来讲,经历过现在的市场培育,或许未来两三年才是行业景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