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特别推荐 > 内容

时评!从“史上最难就业年”说就业究竟难不难
作者:admin 来源:荔枝网 日期:2017-02-14 浏览

  如果你搜索一下每年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新闻,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在众多媒体的描述中,几乎年年都被冠以“史上最难就业年”。与之类似雷打不动的报道,似乎只有“国足出线仅存理论希望”可以媲美了。

  近日,央视新闻跟拍了三位南京大学的毕业生,镜头中他们并不顺利的求职经历,似乎给出了名校学生找工作也很困难的结论。各大媒体纷纷以《央视记者跟拍名校毕业生找工作 看后心情复杂》为标题转载,更“坐实”了这一论断。

  没人否认大学生就业困难,但泛泛而论地说“难”没有任何意义,究竟难到什么程度?怎样破解?这才是有价值的论题。

  对于前一个问题,大学生就业的难度真的是年年“屡创新高”呢?仅仅凭三个案例,恐怕并不能说明问题,更何况这三个毕业生的求职经历也并非完全失败,只是暂时没找到心仪的工作而已。那么,最重要的证据,就逐年增加的大学生毕业数量。

  从数字看,毕业生人数从2001年的114万人到2017年预计795万人,毕业生求职规模的确逐年增长。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从2014年的11万亿,增长到2016年的74.4万亿元,这些增长的体量,不是由包括新增毕业生在内的劳动人口共同创造的吗?换句话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也在同步增加,完全有可能消化掉新增的毕业生数量。此外,根据我国人社部的统计,自2012年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呈现总量持续下降的趋势——所以,媒体屡屡据此得出“史上最难就业年”的结论,真的靠谱吗?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几年里,毕业生规模仍会有小幅度的增长。不过,仅以毕业生人数这个变量分析就业情况也太单一且轻率了。

  事实上,大学扩招后的这些年,并没有出现大量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毕业生在增长,就业岗位也在增多,创新创业更成为这几年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势。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如果确立合理的就业预期,最终都能找到一份工作。就拿央视报道的南京大学来说,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没有发生大的变化,2014年~2016年官方公布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8.66%、98.56%、98.59%。换句话说,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各大媒体也大可不必“心情复杂”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学生就业很容易,但一味以“史上最难就业年”为噱头报道大学生就业情况,这种年复一年的“惯性新闻”,无疑是偷懒和停留于表面的。除了让大学生的信心遭受打击以外,还有什么意义呢?假如能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找到破解之道,那当然很好,可惜目前看来,并没有做到。

  而事实上,央视的报道(包括媒体的二次传播)本来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首先,就业季本就是要面对竞争的,即使是名校的毕业生,也不可能在所有的竞争中胜出,正如报道中的这几名大学生一样,在面试环节有成功有失败,都很正常。所以,以平常心面对即可,不必过分渲染失败的挫败感。

  其次,找工作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以报道中的这几名学生为例,想做老师的崔龙龙并不擅长表达,在试讲环节落败很正常,如果他想从事教师这一行业,必然还要经过刻苦的练习;个性温和的覃琦也显然很难在针锋相对的小组讨论中胜出,相反,她如果去应聘类似教师之类的工作,就会顺利得多;而最后一个王超强则更是没有想清楚,到底留在家乡还是去大城市发展,对于薪水和个人发展的关系,更是缺乏考虑——他们对自己的定位都不清楚,哪里去找心仪的工作呢?

  最后,关注大学生就业,不光要注意到抽象的数字和部分个体的曲折经历,更要关注就业市场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帮助大学生把握就业趋势。例如,报道中学历史专业的崔龙龙,自己也表示知道历史专业的就业“不乐观”,那么是不是说明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可以稍作调整?对于社会急需的人才,适当扩大培养规模;对于供给过剩的专业,适当缩小规模,这种调整,对于大学生的帮助,应该比叹息一声“就业真难”要有意义得多吧?

  用“就业难”唤醒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或许可以理解某种良苦用心。但是,报道如果陷入既定不变的模式,那就是脱离实际变化的刻舟求剑。在漫漫求职路上,大学生不需要外界告诉他们就业很难、求职艰辛,他们更需要的是准确的信息和有力的引导。我们同时需要警觉的是,跟“史上最难就业年”类似的模式化报道,莫不都是一种正确而无用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