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特别推荐 > 内容

补齐最短的“板” 山东省教师队伍建设调查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7-02-22 浏览

  乡村教师是托起农村孩子“读书梦”的“基石”。多年来,数以亿计的学生踩着这些朴实无华的“基石”走出了大山,迈向了成才之路。但因为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发展环境也远远落后于城市,乡村教师的职业长期面临着吸引力和荣誉感缺失的问题。

  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改革涉及乡村教师来源、待遇、培训、职称评审等多个方面,就是要下大力气补齐这块师资“短板”。

  山东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以扎实的行动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将优秀的师资留在乡村。

  农村教师招不来、留不住怎么办?

  ——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优秀的学生农村任教

  从2016年开始,山东决定用3年时间,招收培养1万名免费本科师范生。这些师范生按全科教师的目标培养,省财政按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补贴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免学杂费、住宿费外,每月还发放400元生活费。毕业后,免费师范生带编带岗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

  “免费师范生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免费本身,而是用明确的职业目标、既定的编制和岗位,吸引有志于教师职业的优秀学生就读师范专业,改进师范生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左敏说。

  2016年,山东共招录免费师范生3000名。招生结束后,承担免费师范生培养任务的9所省属师范院校领导都高兴得合不拢嘴。齐鲁师范学院副院长张福建笑称:“我们是二本的院校,却招到了一本的生源。”原来,该校2016年录取免费师范生200人,文理科平均分均高出二本线四五十分,这在该校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从全省来看,免费师范生报考录取比约为7:1,9所高校免费师范生文理科平均录取分数均在510分以上。

  生源质量的大幅提升,让改革者喜出望外。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师范院校改革师范生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师范生培养水平。

  在校内,重建教师教育学院,集中整合校内教师教育资源;在校外,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推动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共建师范生实践实习基地,从根本上改进师范生培养模式。

  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师范生实践教学,特别是实习支教工作重视不够、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丰富、指导力不强、管理评价和组织保障相对薄弱等问题,山东2016年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做好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

  每年安排2万名师范生到乡村学校实习支教,其中1.4万名安排到52个财政困难县,省财政按每人每月4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其他县(市、区)接受实习支教人员所需费用,也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的标准纳入市县财政预算。

  潍坊学院师范英语专业大三学生李媛媛,2016年来到安丘市景芝镇浯河小学实习支教,吃住由学校一条龙服务。“学校还专门安排了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一对一指导,对我们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业务帮助很大。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我还愿意来支教实习!”李媛媛说。

  农村教师发展总处于劣势怎么办?

  ——职称突破名额限制,待遇向乡村教师倾斜

  “我到西河中心校工作三四年来,全镇的学校一年连一个中高级职称的名额都没有。连续几年下来,整个乡镇的教师都看不到职称晋级的希望。很多教师兢兢业业一辈子,到退休连个中级职称也评不上。”淄博市淄川区西河中心校校长张云鼎无奈地说。

  转机出现在2016年。西河镇一下子来了十多个中高级教师职称晋级的名额!教师们的干劲儿又上来了。这么多名额,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原来,山东省在前期试点改革的基础上,近年来不仅统一了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还评出了全国第一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016年,山东又出台意见规定:在此前初中高级10%—15%、中级40%—45%和小学高级2.5%—3%、中级38%—43%的基础上,中学高级和中级岗位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小学高级和中级岗位比例提高7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还要向农村学校倾斜1至2个百分点。如此一来,全省一次性增加中小学中、高级岗位8.86万个。

  临沂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科长凌伟说,此前当地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只有2.5%。按照全省的政策,当地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达到了12%。“从2.5%到12%,有了质的变化,教师们看到了希望。”

  有了岗位,教师也能流动起来了。在2016年安丘市“县管校聘”改革中,132名初中教师主动应聘到小学任教,40名镇区小学教师主动到偏远小学任教,促进了县域教师的合理流动。

  此外,山东提出,给乡村教师落实“两房两贴一体检一提高”政策。“两房”指的是在农村学校给教师提供周转宿舍,并把周转宿舍建设纳入城乡保障房建设体系,同时在城区给予教师优惠购房的政策;“两贴”指农村教师享受乡镇工作人员津贴,同时根据距离县城的远近发放交通补助;“一体检”是每年给乡村教师做一次管用的体检;“一提高”即提高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

  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山东全面落实农村教师享受乡镇工作人员津贴补贴政策,按一般乡镇、艰苦边远乡镇每人每月200元、300元,此后每增加一年教龄,月增发标准提高10元、15元。这项政策实施后,农村教师人均每月增加工资500元左右。

  全省投入1.72亿元启动了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同时对乡村教师在城区购房给予优惠,推动落实了无房职工住房补贴政策。“省里给乡村教师的这些支持,对我们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我只要干得动一天,就要坚守一天。”平度市大泽山的乡村教师王军平高兴地说。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怎么办?

  ——城里教师忙着跑乡下,名校与村小“手拉手”

  乡村教师所在的边远农村学校,人少,学生少。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专业发展得比较慢。2014年7月,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发起成立了“教育志愿者协会”,集合5200多名来自高校、中小学、教科研单位的优秀教师,倾力托起乡村教师的发展梦。

  志愿者利用周末和假期到郓城县、沂南县等14个财政困难县,两周一次送教上门,对英语、音乐专兼职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全员培训。齐鲁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李魏琦,就见证了第一批教育志愿者到郓城县农村学校支教的感人情景:“在英语教室里,支教老师们一遍又一遍地纠正着学员们的发音,直到标准为止;在舞蹈教室里,学员们在支教老师多次示范下,努力将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尽可能地做到位……”

  “我自己以前学得少,每次有舞蹈、键盘课的时候就发愁。经过志愿者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专业排练,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给孩子们上课也不再打怵了!”郓城县程屯镇吕庙小学教师侯庆红说。

  据统计,与支教培训前相比,受援地参训的英语教师达到相关标准的比例从培训前的50%提高到了98%,绝大多数教师达到了“敢说、会说、能说”的水平,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太需要你们宝贵的志愿服务了!”沂南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张生花对前来支教的教师说。

  同时,山东还组成由40多名齐鲁名师、名校长参加的义务支教团,利用周末时间送教下乡,对省重点扶贫村的校长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遴选1500多名优秀教师,承担全省67万多名中小学教师“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常态化指导工作。

  仅仅有支教、培训还不够,在山东城乡学校结成的紧密联合体,为农村教师发展提供了制度化的有力支撑。

  在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将这片土地一分为二,南岸地处市区,北岸地处农村。农村学校有了漂亮的校舍,配齐了各种功能教室,但教师年龄老化,不愿用新设备,也不愿开新课程。

  2013年,天桥区教育局出台《关于开展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决定将黄河南北各15所小学结成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精准帮扶提升农村教师水平。

  与以往粗放式的“结对”不同,天桥区教育局局长张萍将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定位于基于农村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精准帮扶。年底考核时,对共同体学校按照总校与分校7∶3或6∶4的比例进行捆绑评价,成绩突出者被评为“爱生学校示范校”“爱生学校规范校”。

  这种深度结盟将外化的形式变成了实际的行动,城里的名师成了村小教师的师傅,从备课到上课,手把手地将自己的绝活交给了“徒弟”。聂萌就是天桥区桑梓店镇周闫小学教师,是天桥区宝华小学名师孙爱娜的徒弟,2016年获得了济南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如今,聂萌已通过竞争上岗成为学校的教导处主任。类似聂萌这样的青年教师,在师傅的带领下,已日渐成为黄河北农村教育的中坚力量。

  从培养到入职,从职称到待遇,从住房到发展,山东的“一揽子”方案,改变了乡村教师的现实与未来。现在,走进山东的乡村,你看到的是教师们幸福的笑脸,看到的是一支充满活力与激情的乡村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