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送出大约55万留学生,其中约有34万赴美留学。2016年也是留美海归人数达到历史最高值的一年,然而他们中间的80%却是“裸归”。所谓“裸归”,指留学后仅在美国拿到毕业文凭,但没有获得在美国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回到中国后,他们中间的很多人“水土不服”。因此,学成之后顺利就业,尤其在海外实现就业,从而积累工作经验,就成为“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本报组织稿件,以留学美国为样本,共同关注留学就业。
出国留学不是目的,出国留学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学成之后能否顺利就业,尤其是实现海外就业成为“留学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近日,由蔓藤教育与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及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合作调研并撰写的《中国留学生美国就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暨中国留学生职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发布会。
“技术含量”高的岗位最适合中国留学生选择
“中国学生在美国就业面临不少挑战。作为国际学生,在美国就业,首先遇到的是身份受限的挑战。当前美国对外国人开放的岗位远多于特殊专业人员/临时工作签证(H1B)名额,能否找到合适的岗位更取决于内因,即学生选择的专业与自身的综合能力。”作为国内留学行业首部披露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求学和就业问题的研究报告,白皮书显示,大部分中国留学生留学美国期间不了解其专业分支及就业动向,不了解其领域中的企业和岗位需求,也不清楚未来十年这些领域、企业和岗位的发展前景。
目前,美国开放招聘岗位最多的领域是办公行政人员以及销售等相关工作,但是此类岗位大多不适合中国留学生。除此之外,开放数量较多的还有餐饮加工及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机械产品操作员等蓝领岗位,大部分也不适合中国留学生。不过,由于美国各类行业和发展主要依托于科技和商业主导的高发展产业,所以商业与金融行业、计算机和数学行业也是岗位数量开放较多的行业领域。而且,随着人类对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地关注,也带动了相关医疗行业的发展。因此,白皮书认为,“技术含量”高的岗位通常是最适合中国留学生的就业选择。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投资大约98%是在孩子5岁之后,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基础教育(K12)阶段平均每年在一个孩子身上的花费是1.1万美元,因此教育领域成为很多国际学生就业的选择。
适应美国职场需具备“硬技术”和“软技能”
随着出国留学市场的逐渐成熟,留学生及其家长对留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把获得海外名企岗位从而积累海外工作经验作为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然而,白皮书指出,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就业是件困难的事。其中,困难包括身份难以解决、岗位信息不清楚、学校的就业中心帮不上中国留学生、英语沟通能力不足、主流社交能力不够、专业知识不足、缺乏求职经历和种族歧视等。具体而言,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就业难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外因包括“工作和身份问题的限制”,同时和中国留学生竞争的还有印度、加拿大、欧洲、日本、韩国、中东等国家或者地区的国际学生。
“外部因素不是决定中国留学生能否留美求职的关键因素。”报告认为,中国留学生自身因素带来的问题远远超过外部因素。作为一名中国留学生,如果不具备美国职场所需的“硬技术”和“软技能”,很难战胜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更不用说与美国本土毕业生竞争。从语言沟通能力和文化上讲,印度和西方国家留学生比中国留学生占有先天优势。而且,无论什么行业、岗位和职务,沟通始终是企业和组织存在的基础。因此,报告建议,中国留学生在美求职,首先要从解决自身问题做起,只有解决了内部因素带来的找工作困难问题,才能更好地面对外部困难。
对于留美中国学生,报告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建议:
首先,从择校角度看,在出国前,近80%的中国家庭第一考虑是学校的排名,希望进入最好的学校学到本领和开阔眼界。然而,学校的地域与找工作息息相关。例如,中国留学生热衷于去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留学,但特殊专业人员/临时工作签证发放数量排名前三的得克萨斯州,中国留学生却不那么热衷。
其次,从特殊专业人员/临时工作签证岗位排序图可以看出,计算机技术相关岗位特殊专业人员/临时工作签证数量的比例占到66.5%左右,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工程类职位的相关签证人数占到总数的8.7%左右。与之相比,中国留学生最热衷的商科,包括会计、审计、金融和咨询类型岗位,仅占比6.7%左右。这是专业上的洼地。
就业后适时回国融入祖国的创新创业大潮
对于中国海外留学生而言,在国外就业并非目的,而借国外就业积累工作经验,适时回国融入祖国的创新创业大潮,才是归宿。毕竟,海外学子的根在这里,而且世界经济中心正在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倾斜。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发布的《2017年度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竞争力排名已由2016年的第25位跃升至第18位;而在细分项目中,“就业表现”在全球63个主要经济体中名列首位。对此,李克强总理表示:“有国际权威机构进行多项发展指标综合评估,将中国就业表现列为世界第一。”“我们坚持把就业置于发展优先位置,因为就业是包容性增长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仍连续4年超过1300万人;在一线城市户口指标紧缩的同时,众多二线城市纷纷向大学毕业生(包括中国留学生)释放出“送钱”“送户口”“送房住”的“政策大礼包”。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渐大,取得一些可喜成果。一项针对27个省份、130所公办高校的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受访院校出台了多项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文件,逾九成高校参与到多项创新创业大赛中,初步形成了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创新创业体系的新格局。这些都对中国留学生回国创新创业带来利好。当然,当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尚未形成“多部门协同、跨专业融合、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等。
正是在上述背景之下,白皮书看到了留美学子从学习到工作间的转换过程即职业发展轨迹的机遇,进而提出为中国留美学生提供一项学成后就业选择的设计与经世致用的规划,以便为将来回国后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打下基础。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我国出国留学工作方针时所指出的,留学人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需要适当的环境和氛围,因此要从长计议、循序渐进、平稳过渡。中国留学生美国就业指导的宗旨正是提供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激活留学人才的内在动力和竞争力,积淀、拓展和准备,进而创造出一个“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局面。留美回国后又再次返美就职的知名学者颜宁曾表示,当那些从中国大学起步的年轻学者成为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争聘的人才,我们就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了。也正如一位著名学者所说,杰出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中“培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