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之乱,“愿打愿挨”不是理由
专家建议将在线教育培训纳入依法治教轨道
在线教育市场存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现象,买卖双方都有点稀里糊涂的感觉,这样看似相安无事,实则会破坏整个行业的风气。
除了对在线教育的资质要从严审核外,还应对在线教育的发展采取促进性原则,体现在立法上,就表现为制定相关的鼓励性政策。
随着暑假即将进入尾声,不少家长选择让孩子收心学习,将目光投向了在线教育,希望多巩固几门功课,开学后能跟上新课程。
然而,满心期待报了名,发现教师的水平堪忧。近日,一则关于51talk线上英语外教“东南亚口音重”的消息引起了网友热议。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姚建龙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规则不完善,导致在线教育乱象由来已久,在线教育硬伤难除。
专家建议,抓紧明确在线教育机构准入资质和认证标准,同时,建立权威认证机构,为在线教育发展提供优良的发展空间。
30分钟课程有3000名学员听
家住山东的李晓明是一名高一学生,上个月他偶然看到表哥在网络上学习英语,觉得挺特别。只要有一台电脑、一张桌椅,在线支付十几元钱,就可以听到北京、上海的名师讲课,这对李晓明来说吸引力挺大的。
暑假期间,父母一直想给理科不太好的李晓明报个提高班,与父母商量后,李晓明让表哥帮忙报了一节物理在线教育培训课。
“这些在线教育课程,比去实体教育机构上课便宜了不止一点。”李晓明向记者说,报一个10节课的实体班2000元到5000元不等,而在线教育课一节只要10元钱。
李晓明介绍,注册在线教育平台并缴费后,负责人会把报名上课的人加进QQ群里。在线培训教师会提前几分钟开始调试机器,准备好的学员就在QQ群里打出“A”代表已准备好。老师讲的虽然不乏有亮点之处,但是语速快还有口音,听得不是很清楚,再加上时间有限,又有进度要求,很多问题都是一点而过,就开始讲下一个知识点了。
李晓明的电脑,半个屏幕看在线直播课程,半个屏幕打开QQ群,有问题随时问。
但是一堂课下来,老师只是自顾自地讲课程内容,QQ群里很多人在闲聊,解答问题环节安排在讲课结束后,只有3到5分钟,一般问10个问题能解答1个,李晓明的问题根本就排不上队。
“这可能跟学生太多有关系,很多人都是图便宜,好不好也就无所谓了,一个30分钟的课程,有3000多个学员听,互动性肯定要差些。”李晓明说,便宜的课程服务一般也就算了,但是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价格贵的课程服务质量也跟不上。
在线教育的教师劝说李晓明报一个精品班,优势是小班直播,招收人数20人封顶,可以进行有效互动,老师可以及时回答他的问题。
没经得住劝说,李晓明花了499元购买了共8节课的精品高中物理培训班,每天下午两点到两点半直播授课,他感觉这个应该效果好些。
“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本来说好只有20个人的课,后来越加越多,最后变成50多人。在线教师说这是上次开班缺课的学生,只听一节就会离席。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学生从第一节听到了最后一节。”李晓明说,人越多互动性就越差,这就像是小规模授课和大礼堂授课的区别。
“人数跟之前说的不一样我就不计较了,老师中途也换了人,之前讲课的那位老师知名度比较高,我就是冲着他去听课的,但是最后4节课却换了另外一位老师来讲。”李晓明告诉记者,换老师并没有提前通知。
对此,学员们都有些不满,纷纷要求退钱,但指导老师只说会安排赠送其他课程,并未同意退钱。
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一直以来,在线教育作为常态教育的补充,主要是为了弥补常态教育及传统教育在学习时间、地点、阶段性上存在的不足,依托互联网产生了传统知识产品存在形式和传播分享方式的革新。”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说。
程方平指出,相较于传统线下教育,在线教育在这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学习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提升了学习效率。在线教育还可以跨越因地域等方面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问题,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之前被紧紧封锁在学校围墙之内的知识信息,正在通过在线教育的形式被广泛传播出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一对一直播、一对多直播及录播相结合等多种在线教育形式,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尤其是近几年盛行的在线教育直播课程,更是受到不同群体的欢迎。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不再是老师们自说自话的单方面授课形式,而是有了交流、分享的过程,这无疑提高了学习效果。
“同时,在线教育机构在运营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房租等成本,使得在线教育体现出价格优势。”熊丙奇认为。
在线教育发展迅猛,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1560.2亿元,用户规模为9001.4万人;预计到2019年将达2692.6亿元、1.6亿人的规模。职业在线教育、中小学在线教育以及高等学历在线教育齐头并进,占据了在线教育市场整体的86.5%,成为市场的主体。
熊丙奇认为,在全民共享的大教育背景下,在线教育或将在今后的教育领域里占得一席之地。
建立行业内部权威认证机构
随着在线教育的迅速崛起,隐藏在其背后的乱象也浮出水面,如在线教育行业出现的“李鬼”多、资质缺、维权难等问题。
“除此之外,在线教育本身的授课模式也存在硬伤,我国现阶段的在线教育质量存在良莠不齐、教育方式单一、互动性有限、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现象。”储朝晖说,如何打破在线教育发展的瓶颈,成为我国教育培训行业需要解决的难题。
姚建龙认为,这与我国在线教育评价体系并不完善有莫大的关系:没有统一规划,对于行业内部管理不完善,导致在线教育市场无序竞争,发展畸形;对于在校生的知识考核依然有赖于各种考试,造成学员对学习效果评价不够客观,影响学习积极性。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专家认为,健全行业自律不失为一剂良方。
“我国可以建立一个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程方平举例说,部分国外在线教育行业设有这样一个机构,该机构受本国教育系统认证,交给行业协会进行管理。它们的主要责任是,对在线教育机构的教学成果进行追踪认定,不管是颁发的相关证书,还是作出的效果评价,都是真实而有效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员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同时也对在线教育机构的真实性有一个较为中肯的评价。
“该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与在线教育机构和学员之间都不存在利益瓜葛,作出的评判可信度较高,但若该认证机构有失公允,则要负一定责任。”程方平解释说。
对于建立权威认证机构,姚建龙认为可以借鉴,他建议我国建立完善有序的行业规则,帮助行业内部自查自纠,提高行业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该机构应得到行业内部的认同,毕竟行业内部的事务还是本行人更加了解,同时也能使从业人员了解到,自身做好也关系到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储朝晖指出,建立公正客观的行业标准,就要明确奖惩规则,对有良知的在线教育机构应积极鼓励,对粗制滥造、剽窃盗版甚至冒用他人名声宣传的,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采取零容忍态度。
“除此之外,我国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也成为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因素。”储朝晖建议,应当把握内容为王的原则,优秀教师和优秀内容才是在线教育发展的保证,才会有市场。
熊丙奇认为,在线教育行业知识库体系庞大,专业多且层次深,因此行业内部需要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鼓励行业协会创建一套丰富的知识库体系,让整个行业受益。
同时,鼓励传统教育与在线教育相结合,增加互动性,并拓展新领域,开发新思路,丰富在线课程的种类及内容。
应出台在线教育培训法
“在线教育机构和在线教师是否有资质,在线教育机构从没有主动公开过,我也没想过要问。”记者问李晓明是否注意过平台和教师的资质时,他这样告诉记者。
李晓明说,很多学员跟他一样,都只是看口碑,并没有注意这些问题,如果教师讲得不错,也就不管那么多了。
程方平注意到,在线教育市场存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现象,买卖双方都有点稀里糊涂的感觉,这样看似相安无事,实则会破坏整个行业的风气。
“有句话叫‘互联网人不懂教育,教育人不懂互联网’,两个圈子交集少,有些教师教课可能是一把好手,但是对互联网教育却是门外汉,而有的教师则刚好相反。”程方平指出,如果互联网和教育不能有效结合,就不能将在线教育的优势发挥出来。
“在线教育机构良莠不齐,教师身份信息和资质不公开,收费和教学程序不合理,是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程方平指出。
姚建龙指出,由于近年来在线教育市场发展迅猛,相关管理部门难免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并且在线教育涉及多个部门,由工信、教育、工商等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出现表面上看谁都有权管实际上都不管的现象。
如果要从源头抓起,准入资质是第一道环节。姚建龙指出,目前,在线教育机构成立需要经过工商部门和教育部门双重认证,方能取得办学资格。
“由于过程繁琐,致使许多在线教育机构逃避办理正规手续的情况时有发生。”熊丙奇认为应简化办学手续,只需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后,便可以进行正常的商业运作,利用优胜劣汰的市场发展规则,获得稳定、高质量的在线教育服务市场。
对此观点,程方平并不认同:“教育服务与其他社会服务类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线教育机构还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因此,教育机构不能以纯商业模式运作,工商注册管理和教育部门的双重认定,不仅不能放松,还需要严管才行。”
专家认为,应将线上教育纳入依法治教轨道,让线上教育发展有法可依。
姚建龙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出台在线教育培训法,在立法上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共同治理。完善在线教育的资质审核,规范相关手续流程,加强对在线教育机构的审查,不仅要依法依规有序发展,还应将其子公司、分公司、加盟店等纳入审查范围,争取将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
程方平也建议,应当在立法上明确在线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从事在线教育的教师都要经过互联网和教育方面的培训,获得相关资质证书才能进行授课。
“如果买卖双方都没有第三方来监管,就容易使在线教育市场向极端发展,这对在线教育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是弊大于利。”姚建龙建议,应当打通监管渠道,对商家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让不良商家意识到,网络不是“避风港”。
在姚建龙看来,除了对在线教育的资质要从严审核外,还应对在线教育的发展采取促进性原则,体现在立法上,就表现为制定相关的鼓励性政策。
2015年12月27日,修订后的教育法将第六十六条修改为,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管理水平。
“大力发展在线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进步,更是时代的要求,因此立法上对此也应该加以鼓励。”姚建龙建议,应当将教育法第六十六条加以细化,增强我国的网络环境建设,打造更有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环境,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在线教育的投入,对发展优良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建设一批质量优、口碑好的在线教育品牌。
在职教师线上兼职是否违法存争议
有必要修改教师法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
小学教师完全作为一般公务员对待,需要具有自己独特的法律地位和管理方式,与一般公务员分开管理。
□ 本报记者 朱琳
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上一节课时薪高达1.8万元——2016年3月,曾被媒体报道过的网红物理教师王羽的收入,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时隔一年多,尽管在线教师的高收入不再被热炒,但在线教师的高收入却吸引不少在职教师兼职。
在职教师兼职当在线教师是否违法?教师的收入如何保障?对此,《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进行了探讨。
教师法律属性不明
“老师们凭本事吃饭,靠自己劳动挣钱,怎么能算违法?”
“如果在职教师为了赚钱,把本该在学校传授知识的行为变成应付差事,故意不尽力,人为创造补课需求,岂不是越来越乱?”
“公立学校为什么不给优秀老师发反映市场价值的薪酬?如果这样下去,这些老师一定会在体制外代偿。”
……
关于在职教师能否在网络上授课,人们意见不一。
中国教育在线曾在网上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0%的受访者都支持教师在网络授课,理由是优秀教师在线授课是时代的需要。
江苏南京教育部门一位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做在线教师,属于有偿补课,应该被禁止。
2015年5月,教育部颁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其中规定,对于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后讲并收取补课费的,以及打击报复不参与有偿补课学生等严重违纪、败坏师德的行为要重点查办,实行“零容忍”。
尽管国家明文禁止,但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该规定只是行政规章,并非国家层面的法律,包括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在内的相关法律,都没有规定教师不能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去做兼职,对于网络有偿授课更是没有相关规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教师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力的“专买专卖”,学校将教师招收入校,给予其应有的待遇,教师的劳动就必须由校方所支配,不能再去校外收取额外报酬。
“在职教师兼职在线教师是否违法,这要看教师的身份定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指出,如果教师是公职人员,就要依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从事第二职业。但如果教师的定位只是普通员工,那么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去兼职、打工是可以的。
熊丙奇指出,我国现有教师队伍法律属性不明确,公立中小学教师的属性是专业性和公务性兼而有之。这一问题不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
提高在职教师待遇
“在职教师的工资是死工资,一个月就那点钱,不去兼职还能干嘛呢?”记者随机采访了解到,部分在职教师对于自己的工资待遇颇有不满。
我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教师都达不到这个水平。”一位在职教师告诉记者,他本人其实对在线教师的收入也十分羡慕,自问不比他们教得差,但碍于自己的在职身份才没有从事这一行业。
这位在职教师说,有人认为教师就是一个职业,但是他们不知道,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这个职业不仅要求教师本身有知识、有文化、专业程度高,而且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他们所教的学生是处于成长中的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关注。“撑得起教师这个职业的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
储朝晖指出,在线教育无法取代传统学校教育,传统学校教育仍然是教育领域的主要教学方式,大量在职教师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然而现实中教师工资太低,工作量却很大,很多教师为了解决自身的生活问题,只能选择其他方式获取收入,最终导致离职,这不仅导致教育界人才不断流失,也对整个教育行业产生很大冲击。限制教师在线授课收费行为,前提是要将教师薪资提高到合适的程度。”储朝晖认为,应当先尊重教师,在尊重的前提下,再去规范,制定边界。
储朝晖强调,应适当提高在职教师的工资待遇,让在职教师能够安心在学校教书育人。
很多教师对于晋升途径太窄、升职慢有不少意见,熊丙奇建议将职称评定与工作年限挂钩,可比照公务员待遇,三年一晋升,让在职教师能将更多精力放在教学任务上,而不是职称评定这样的杂事上。
“同时,在职教师也不能盲目跟风,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作为公立学校教师,应该有足够的定力,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好本单位的工作。”储朝晖认为。
储朝晖指出,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人物,教师的师德是否高尚,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影响着学生将来的求学之路或人生之路,也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前景。由于教师的职业特殊性,群众对教师的道德要求要比其他职业的人高。如果一个教师教学只是为了赚钱,那么就算是他的业务再精良,对于肩负教书育人责任而言,他也不能算是一个完全合格的教师。因此,学校对于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思想的引导也至关重要,教师对自我的要求也应当达到一定的境界才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
“我国政府和社会要求教师承担公务员的责任,但没有享受到公务员的待遇,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比照公务员待遇来处理。”熊丙奇指出,这导致在职教师地位十分尴尬。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提出关于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的建议。他指出,应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而不是简单地将公立中小学教师完全作为一般公务员对待,需要具有自己独特的法律地位和管理方式,与一般公务员分开管理。
熊丙奇说,美国、日本、韩国等都实行国家教育公务员制,明确在公立学校任教的教师不得兼职或做有偿家教。建议修改教师法或对公务员法作出补充性规定,将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获得教师职位的公立中小学教师的身份确认为教育公务员,执行相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在熊丙奇看来,如果教师被列入公务员序列,就更能清晰地理清教师的权利、待遇和责任,很多跟教师身份有关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不仅校外兼职不被允许,还须遵守公务员的行为准则。同时,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工资水平将得到提升,本职工作也就干得更加踏实,对外界的干扰也就更加有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