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特别推荐 > 内容

《2018中国留学白皮书》发布:更多学生首选留学后归国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期:2018-05-29 浏览

  本科生留学意愿最高?留学更趋理性化?海归就业难?留学价值是否降低……对于这些留学热点问题,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留学白皮书》给出了参考与答案。

  该白皮书中的调研数据来自新东方线上调研以及覆盖全国40个城市的线下调研。调研人群为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及其家长、有留学经验的学生和参与单位招聘的社会人士,共回收有效样本近5000份。同时,本书还结合了新东方服务学生的历年留学大数据,综合进行比对分析,以呈现中国留学生群体的新变化趋势。

  较为功利化的留学因素均在下降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出国留学总人数突破60万大关,相比上一年增长11.74%。根据《2018中国留学白皮书》调研,留学意向人群的学历仍主要集中在本科及以上,约占总调研人数的60%,各阶段留学意向人群趋势平稳。

  与往年相比,计划出国就读硕士的人群从2016年的57%增长到今年的68%,占比持续上升,留学意向人群有可能希望通过就读更高学历来缓冲就业压力。

  就整体而言,白皮书显示,留学意向人群更加重视内在自我提升的驱动,这也是选择出国最主要的原因。其中,通过留学来拓展国际视野(64%)、丰富人生经历(64%)、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49%)排在前三位,相较于去年,比例均有所上升,较为功利化的留学因素均呈下降趋势。

  而在目前就读本科及以上的留学意向人群中,56%的群体来自国内普通高校。近4年来,来自非985和211高校的学生比例在2017~2018年间较2015~2016年间有明显上升。

  随着70后父母加入留学意向群体,近4年的调研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家庭倾向于通过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商量做出留学决策,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意愿。

  留学前筹备更前置,面试指导成急需

  美国已连续4年成为最主要留学目的国,近半数的学生倾向选择美国,但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虽然众多美国大学对更多的国际学生伸出了橄榄枝,但美国TOP 50名的录取比例非但未增,甚至有下降趋势。

  逐年激增的学生基数迫使美国名校录取竞争压力持续增大。各分数段标准化成绩,尤其是中高端学生的成绩有显著提高。未来能否进入TOP 20的名校,对学生的文书、面试,以及软实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标准化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学生应注重丰富课余活动,从软实力方面提升自己的整体竞争力。其中,暑期课程是近年来提升背景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在留学准备过程中,如何申请到心仪的学校,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以及就业问题仍然是半数留学意向人群最为关注的话题。而在留学筹备上,留学意向人群也更加主动,他们中的大部分认为需要提前1年以上开始进行留学准备;仅17%的人群认为可提前半年准备,且比例连年下降。

  相比留学申请,学生普遍认为留学考试的准备周期略长一些,41%的学生认为要提前两年及以上进行留学考试的准备,而留学申请的这一比例为31%。事实上,顶尖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背景,而综合背景的提升可能需要相比考试筹备更长的时间。

  而在留学申请环节中,面试指导今年成为留学人群最需要帮助的申请环节,而且这种需求较去年更加突出,相比之下,去年调研中最需要帮助的环节——文书指导的需求度下降至第四位,而留学规划与院校、专业的选择成为相对更加困扰多半留学意向人群的重要问题。此外,低龄留学人群相对更关注留学规划,尤其是高中以及本科学历人群更关注文书指导、背景提升等实战环节。

  更多学生表示不考虑移民,归国是首选

  留学后是移民,还是归国?在针对毕业后打算的调研中发现,46%的留学意向人群明确表示没有移民计划,呈逐年上升趋势;38%的人群表示尚不确定,呈逐年下降趋势。

  此外,只有13%的留学意向人群打算在国外长期就业发展,52%的人群打算毕业后先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回国就业,以丰富国外就业经历和开阔眼界,计划最终归国发展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一方面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内快速的经济发展让更多学生愿意归国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学生留学前更有规划。

  关于海归就业、留学价值是否降低等热点话题,白皮书也针对性地对有留学经历的人群以及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留学期间,个人能力的提升是整个留学价值的直接体现之一,半数以上留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提升主要表现在语言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

  尽管有所提升,但留学生归国就业也难免遇到许多阻碍因素。总的来说,缺少相关实习、工作经验是留学生找工作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对自己定位过高、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对国内环境不熟悉等问题也是多数留学生对就业难的解读。而男生偏向将就业难问题归因于“对国内环境不熟悉”“面试技巧不足”等原因,女生则偏向于归因为“对自己的定位过高”“职业方向和目标不清晰”等因素。

  而用人单位与海归在优劣势上的认识差异较大。如在优势方面,学习、独立自主和语言能力是留学生及用人单位共同认可有口皆碑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是被用人单位认可而留学生不自知的;在劣势方面,留学生的自我感知与用人单位的评价有较大差异,留学生自认为社交能力、表现力和创新能力是自身劣势,而用人单位却普遍认为留学生的务实性、稳定性、包容能力和自制力不足。

  目前,64%的受访留学生对目前所在的行业满意度较高,但普遍认为薪酬没有达到预期。而对岗位、职位和发展空间的满意度则分别为54%、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