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特别推荐 > 内容

多地瞄准“太空经济”培育发展新引擎
作者:admin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期:2019-02-18 浏览

  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类的梦想,梦想需要有科技和产业的支撑。

  我国多地正在挖掘自身比较优势,瞄准“太空经济”,打造发展新引擎——这是吉林、海南、四川、湖北等地近来传递出来的新信号。

  吉林省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汽车、石化、轨道客车等是支柱产业。近年来,该省借助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等科研院的航空航天科研力量和成果,面向太空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

  吉林省省长景俊海日前表示,今年吉林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是推动“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组网,积极参与国家低轨互联网星座建设等重大项目,并将大力发展卫星及航天信息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进取空间探空“小型运载火箭”等项目。

  据了解,吉林进取空间探空项目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形式。目前,该项目正在长春新区进行总装联调测试和办公条件建设,并拟在吉林境内规划建设发动机总装车间,项目一期达产后,每年可以满足交付35发以上高性能小型运载火箭,同时兼顾航天产品主要零部组件及发动机的生产制造。

  景俊海说,长光公司“吉林一号”已实现12颗卫星在轨运行,承制的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珞珈一号”也已成功入轨。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先后执行了20000余次拍摄任务,累计为10余个国家、20多个行业、100余家单位提供了多种类型的遥感信息服务。

  多个项目的实施,正在推动吉林省航天产业迅速崛起。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宣明表示,由长光卫星投资建设的航天信息产业园去年已实现全面投产,具备年产30颗卫星、200架无人机的能力,正逐步形成从卫星及无人机研发、生产,到遥感信息加工、应用的产业集群。依托产业园集群条件,吉林省计划于2030年底实现138颗卫星组网。

  除了吉林外,越来越多的省份也开始瞄准航空航天产业,努力挖掘自身潜力,争先恐后抓住面向太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机遇。

  拥有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海南省提出,推动文昌国际航天城相关规划编制实施,加快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而拥有众多航天科技研发力量的北京市则提出,争取深空探测等重点任务和项目在京落地。

  在航天科技研发制造方面拥有比较优势的四川、黑龙江、湖北等地,也确立了面向太空发展航天产业的重要方向。

  四川省提出,抓好国家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示范,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围绕航天及卫星应用等优势领域,培育十大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推动军民融合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落地实施。湖北也表示,将深化与央企军工集团、军工科技院校的战略合作,加快航空航天、北斗导航等产业发展。

  黑龙江同样也是中国航空航天科研力量较强的省份,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黑龙江省省长王文涛表示,黑龙江将立足大型军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燃气轮机、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教及产业优势,推动北斗导航、遥感及测绘地理信息等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多地积极面向太空发展航天产业的行动,也得到了航天科技“国家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的积极回应。该集团去年表示将积极开放供应链,向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符合集团公司合格供应方要求的企业和单位敞开大门。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副巡视员梅建平认为,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迅速,商业航天前景广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拥有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