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考虑收入和面子的话,你会做什么工作?”近日,社交媒体上对于这一话题的热度持续高涨。英国《华闻周刊》刊文称,在中英两国学生心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莫过于与旅游相关的职业。大部分年轻人都仍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希望能真的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接触自己不曾了解的事物,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文章摘编如下:
来自伦敦的Mumbi说:“我很喜欢小动物,也很喜欢大海。如果不考虑钱的话,我很想去和那些拯救海洋生物的人一起工作,或者是去非洲和那些保护野生动物的团队一起也不错。这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伦敦人Orlando说得更加具体:“我其实有几件事想做。第一个是开一家冰激凌店,卖那种优质的意大利冰激凌,但是价格不会定得很高。我想让大家都能够轻松地享受美味。还有一个想法,是去拉丁美洲的海滩边,开一所教孩子冲浪的学校。因为冲浪是我最喜欢的运动,小孩子们也都很可爱。教他们的话就好像能看到自己小时候刚开始学习冲浪的样子。”
名叫Caroline的英国女孩,则对摄影这个需要艺术细胞的职业感兴趣。她说:“如果我能不在乎钱,我想背着摄像机走遍世界——这世界上实在是有太多我没有见过的风景,特别是最近环境恶化得也很厉害,想在这之前,用照片记录下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与之相比,同龄的中国年轻人的答案显得更加现实。小赵长期在海外留学,对于这个问题反倒有个简单的回答:“我想在家里陪老婆孩子,还有陪陪爸妈。因为我们这样的留学生常年不在家,觉得需要多点时间留给家人。”
也有些中国学生的想法很“佛系”。Zhenyi说:“我想住在山上,和伴侣一起经营一个芳疗工作室,可能会做一些手工皂精油,还要养花养草,最好还能养只宠物。
从这些答案中可以看出,英国和中国的年轻人们都似乎负担着不少压力:即将结束学业离开大学这座象牙塔,正式踏入社会。大家都要开始权衡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弄清楚自己是否喜欢,以及是否有能力做好某件事。
据英国《卫报》调查显示,2018年有越来越多的英国大学毕业生选择了继续读研,从前一年的13%上涨到了16%。而且应届毕业生们对于工作选择也越来越挑剔,很多人想选择符合他们能力和期待值的,而非应付了事。
除此以外,如何变成一个“社会人”,如何在工作岗位上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也是令中英两国青年都非常苦恼的问题。
留英美国学生Sara说:“在来读研之前,我曾经在一家出版社工作过一年。一开始是在办公室,和经理们相处总是给我很多压力,后来我就干脆回家远程工作了——虽然在家可能有点难集中注意力,但是我绝对更喜欢这样。”
在逐渐忙碌起来的日常中,有时候甚至会突然忘记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这似乎也是这个话题存在的意义,时不时地给予大家一起“做白日梦”的机会。
Huiming同学如实相告:“现在必须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在国外待得也不算特别顺利。突然问我想要什么的话,我真的一时答不上来。”
在大家的回答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莫过于与旅游相关的职业:旅行作家,民宿老板,或者干脆就是冒险家。
现实中,任何职业都有轻松和疲惫的两面。提到怎样把职业与爱好结合在一起,让自己能够维持对工作的热情,留英意大利学生Alexandro同学如是说:“我很爱踢足球,19岁时我的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我觉得我在写作上也有很大的潜力,所以现在比起用脚踢球,我决定去用大脑、用笔‘写’足球。”
大部分年轻人都仍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希望能真的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接触自己不曾了解的事物,见识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