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表示,只要愿意投身国家的创新驱动,投身科技,并且以科技作为自己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安排,吸引人才,科技部在项目、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都会一视同仁,给予支持。
创新人才的评价制度和科研项目分配不尽合理一直是我国创新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今年两会上,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张雄代表提出,近些年来,学术成果及人才的评价标准逐渐转到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及其引用频次和影响因子等。“这就导致一些国家发展和行业急需攻关的项目因为不能发表论文,得不到重视,进展缓慢。”张雄代表说,这种取向传导到人才评价上非常不好。
与此同时,近年来各地为了支持科研创新,陆续出台了一些人才支持政策,这本是好事。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和单位简单地将人才“帽子”作为评才引才用才的主要依据,使得“帽子”满天飞,科研资源片面集中,一些科研人员难以安心学术。
在一些代表团分组讨论中,有科技界代表就提出,国家出台的这些人才评价政策非常好,但是尚未得到完全落实,“以论文论英雄”“以‘帽’取人”和企业人才晋升难等现象仍然存在。
中钢集团河南洛阳耐火研究院院长李红霞代表说,在科研领域项目分配,不仅有“帽子”和平台能拿到更多的科研资源,小行业搞科研常常需要依附于大行业的科研机构才能拿到一些经费。这对行业的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以及应用基础的研究、产业的开发、新产业的开发力度也是非常不利的。
在今天的记者会上,在谈到科技体制改革时,王志刚介绍说,目前改革主要是围绕人来开展。帽子、牌子、报销、填表等方面有很多困扰,怎么让科研人员有更好的科研环境?王志刚表示,科技部和相关部门一起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七项行动,包括减表、解决报销繁、精简牌子、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检查瘦身、信息共享、众筹科改等,使得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能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