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长,增速显著高于美、英、德、法、日等国家;2017年我国发表论文32.39万篇,居世界第2位。2008—2018十年段论文被引用总次数也位居世界第2位;我国基础研究人员数量逐年快速增长,45岁以下的青年人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队伍年龄分布逐渐处于合理状态。
“进入新时代,国家发展对基础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正在发生的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和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给基础研究发展带来新机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3日举行专题讲座第11讲“抓住机遇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李静海在讲座中表示,理性客观地分析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应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长,但不可忽视的是,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持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但社会甚至部分科研人员对基础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够,地方和产业界对基础研究投入远远不足,基础研究的投入结构问题比较突出,甚至有的投入并未真正用于基础研究,这已成为我国的短板。
“通过多方集资支持基础研究,在为出资各方共享成果和提供机会的同时,也放大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在李静海看来,如何引导多元投入,尤其是鼓励地方和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一方面需要在法律方面予以明确,在政策层面要积极引导;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层面基础研究应发挥的作用,引导地方和企业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基础研究。
应下大力气增强我国源头创新能力
短短几十年内我国发展成为科技大国和基础研究大国,但质的飞跃尚未实现。
李静海分析,根本在于对原创思想鼓励不够,真正解决关键科学问题聚力不足。在核心科学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技术必然缺少竞争力。“应下大力气增强我国的源头创新能力”。
明确界定国家创新体系中各主体的定位和功能被视为重要举措。
李静海提出,在国家层面对政府部门、资助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研发机构和正在筹划的各类国家研发单元等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和功能及相互关系进行法定表述,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真正实现各主体的有效联动,防止一哄而上和争资源、推责任等现象出现,发挥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要彻底解决人才项目过度与利益挂钩问题
当前,我国科技界初步建立了评价体系,但李静海坦言,在具体评价实践中存在三方面的偏离:一是评价标准偏离科学本质,过度关注数量指标而忽视追求实质性的科学突破;二是评价过程偏离科学规范;三是评价结果偏离科学属性,仍然存在人才“标签化”以及与待遇过度挂钩等问题,不仅背离了激励人才成长的初衷,还导致功利主义滋生。
在李静海看来,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了原始创新能力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导致科学精神缺失,难以做到“坐住冷板凳”和“十年磨一剑”。
“我们不能因为当前有‘帽子化’的现象就对人才计划失去信心。要认识到这是评价体系和资源配置出了问题。”李静海认为,要合理测算和调整各类人才的资助规模和强度,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项目,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谋划。要更加重视吸引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为他们创造具有充分保障和吸引力的环境,更重要的是鼓励他们提出更多原创思想,探索建立特殊的支持机制,使他们能够潜心开展研究,不被“帽子化”,同时要彻底解决人才项目过度与利益挂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