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这么快就帮我要来了工伤待遇。”近日,宿迁市一家食用菌公司的职工高师傅给宿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送来锦旗。原来,他因工伤待遇与公司发生劳动争议,选择了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宿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该案后,做了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当天下午,用人单位就把5.5万元调解款交到了高师傅的手中。
这是宿迁市不断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宿迁市通过创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机制、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打造基层调解员队伍,实现了服务企业发展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双维护”。
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宿迁市共调处劳动争议案件2207件,同比增长24.6%,调解成功率达93.1%。
树立调解优先工作理念,减少维权诉累
近日,叶女士与宿迁市一家管业有限公司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于是到宿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案前调解。宿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当日即安排调解员联系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一个星期后,工作人员成功调解该案,叶女士拿到了1.3万元的劳动报酬。
在宿迁市,像这样在进入庭审裁决程序之前就被化解的案件还有许多。近年来,宿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树立调解优先的工作理念,坚持采取“一案五调”的工作方法,以最小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柔性化解劳动争议,减少当事人的维权诉累。
宿迁市突出案前调解,将调解关口前移,对一些争议事项简单、标的额小的案件暂不立案,邀请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面对面调解;注重庭前调解,立案后从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中分析有没有达成调解的可能,做好沟通工作,想方设法化解争议;开展庭中调解,在庭审过程中的调解阶段进行调解,灵活运用换位思考法、利弊对比法等,竭尽全力化解争议;强化裁前调解,发放仲裁建议书,提出规范用工管理建议,力促庭后能够调解成功;做好案后调解,在案件调解或者审理结束后,跟踪掌握用人单位法律义务和职责履行情况,了解职工权益落实情况,确保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健全基层调解组织网络,实现就近维权
“我的腿脚不方便,正愁不知道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想你们就在村子里!感谢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帮我要回5600元的工资。”日前,家住宿迁市宿豫区陆集镇河湾村的刘师傅拉着该村调解工作室调解员的手激动地说。
为方便广大当事人就近维权、快速维权,宿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充分发挥乡镇(街道)调解组织的作用,在企业较多的村(社区)设置调解工作室,将专业性调解服务延伸至基层,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便捷周到的调解服务,以便及时化解纷争。
近年来,宿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六到位”标准,大力推进基层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实现调解室到位、调解员到位、办公设施到位、信息系统联通到位、制度规范到位、台账资料到位。同时,他们积极探索新模式,采取与工会、开发区(园区)和行业协会共建的方式,建立调解组织实体化运作的长效工作机制。
此外,宿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争议多发易发的非公企业为重点,推动建设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大力开展企业内部争议调解工作,实现企业和劳动者的顺畅沟通,劳动争议源头预防得到有效落实。
目前,该市已在99个乡镇(街道)设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在18个乡镇(街道)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室,123家企业成立了调解委员会,健全了基层调解组织网络。
提高基层调解员业务能力,打造过硬队伍
“5天培训、6位教授授课,培训内容详实丰富、形式新颖活泼,既有劳动人事法律法规的理解与适用,又有仲裁实务操作指引;既对当前劳动人事争议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又对职业道德操守提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作为一名调解员,我获益良多。”宿迁市苏宿园区可成科技有限公司的调解员袁梦梅谈到在苏州大学接受的业务培训时感触颇深。
一直以来,宿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非常注重调解员队伍建设。他们挑选思想道德水平高、政策法律知识掌握熟练、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员担任调解员,同时建立系统化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调解员的能力水平。近年来,宿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通过联合高校开展培训、举行岗位练兵活动、举办技能竞赛、开展业务研讨交流和庭审观摩活动等方式,多渠道提高调解员的业务素质。
近年来,该市培训基层调解员150余人次,组织80名调解员进行岗位业务技能竞赛,2人荣获“宿迁市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