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构上海动力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上海在寻找答案,也是在寻找一个通向未来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源。
从2015年5月26日,上海公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简称“科创22条”)算起,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已走过4年多时间。从思维突破到制度供给,从科研助力到成果转化,逐步形成了具有包容、合作、共赢性质的“上海模式”,以实际行动对如何做好新时代创新策源地、如何辐射出全球影响力给出了答案。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及的6项重大科技成果,蛟龙、天宫、北斗、天眼、墨子和大飞机,上海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方面,2017年,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脉冲峰值功率创世界纪录。2018年,诞生国际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国际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2014~2018年50项全国重大科学进展中,上海参与了11项。
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方面,大飞机C919飞上蓝天,集成电路先进封装刻蚀机等战略产品销往海外,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填补国内空白,产业创新影响力越来越大。
正是科技创新,让上海发展保持稳健节奏。也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嫁接,上海正在加速推进的“四个中心”建设,拥有了更坚实的内核。
向卡脖子领域持续发力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上海全力打造集成电路创新高地,取得令世人瞩目的进展:在设计领域,部分企业研发能力已达7纳米,紫光展锐手机基带芯片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三;在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年销售额在国内位居前两位,28纳米先进工艺已量产,14纳米工艺研发基本完成:在装备材料领域,中微、上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刻蚀机、光刻机等战略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加快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上海出台《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交大“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济“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微软、亚马逊、SAP等国际知名企业在沪设立研究院,华为、腾讯、阿里、等企业在沪设立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继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年又成功举办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上海全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家重型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商用航空发动机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率先建立千米级高温超导带材应用示范项目,打破国际垄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近25万辆,在全球城市中位居第一。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在沪开工建设。
上海之所以能持续向“卡脖子领域”发力,源于不断提升的科创中心策源能力,全力打造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目前,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达14个,设施数量、投资金额等均领先全国;深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主动承接2006~2020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对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累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854项。启动硬X射线装置预研、硅光子等8个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地方财政投入超过40亿元。
强化科创建设制度供给
2016年国务院授权上海先行先试的10项改革举措,目前已基本落地。在海外人才永久居住便利服务制度、天使投资税制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举措。在国务院批复的两批36条可复制推广举措中,有9条为上海经验。
上海还发布了超过70个地方配套政策,涉及170多项改革举措。今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即科改“25条”)。此外,率先探索优化科创中心建设管理体制,成立“四合一”的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办公室。
根据建设规划,上海建设了多层次科创功能承载区。提升张江科学城集中度和显示度,发布《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首轮涉及“五个一批”73个项目已全面开工,32个项目已完工。同时,谋划推动张江实验室总部研发大楼、绿谷全球糖类科学研发中心等约80个新一轮重点项目规划建设。
上海成立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发布三年行动方案和重点攻关计划。发挥“长三角大仪网”功能,整合区域4.5万多台、总价值超过519亿元大型科学仪器。探索推进“科技创新券”在长三角区域通用通兑。截至2018年底,上海向江苏、浙江、安徽输出技术超过3300项,成交金额173亿元,稳步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
与此同时,上海持续深化国际科技合作。设立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启动建设中以(上海)创新园,深入开展中俄战略科技合作。在全基因组蛋白标签、灵长类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等领域,探索参与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
国际化人才聚集新高地
上海制定了人才“20条”、人才“30条”和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为科创中心建设集聚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
上海坚持全球视野、眼光向外、国际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率先探索海外人才永久居留的市场化认定标准和便利服务措施,累计办理出入境证件114余万证次,在沪工作外国人才达到21.5万人,位居全国首位。运用薪酬评价、投资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等市场化方法引才聚才,每年吸引国内优秀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落户超过5万人。
在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坚持“放权松绑”的核心理念,把权和利真正放到市场主体手中,为用人主体和人才“增动力、添活力”。出台《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将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下放到科研团队,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扣除直接费用后净收入的70%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
上海健全以诚信品德、创新能力、学术影响、社会贡献为主要标准的人才评价导向,积极吸收国际通行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强化市场评价的决定性作用和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试点将部分高级职称评审权由政府主管部门下放到用人单位和行业组织;持续优化人才综合发展环境。在人才医疗方面,部分公立医院和26家外资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提供国际医疗保险结算服务,统一境内外患者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在人才安居方面,全市累计筹措公租房等房源约15.2万套,累计供应房源约11.5万套,累计入住青年人才超过10万人。
目前,上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4%,比5年前提升0.35个百分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5件,比5年前翻了一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始终处在全国前两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