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教师新闻 > 内容

绵阳师范学院:“一主两类五场”馆校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20-04-30 浏览

  纪念场馆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物态载体,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高校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近年来,绵阳师范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将纪念场馆文化传承、社会教育功能与高校育人工作有机融合,构建了“一主两类五场”馆校协同育人模式,探索区域文化场馆全方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新探索


  高校思政教育与红色场馆社教职能的实践融合


  近年来,学校积极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场馆资源,构建了以地震纪念馆为主体的“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类场馆教育体系,与校内外场馆共同建立“思政课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基地、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抗震救灾精神基地、地震知识和地震文化研究基地”等7个基地,在师生中普遍开展抗震救灾精神教育,做到师生场馆教育常态化、全员化;推进馆校协同、资源共享,让场馆真正成为辐射场、信仰场、价值场、修炼场和裂变场。


  新机制


  馆校协同“合纵”“连横”机制保项目推进


  (一)馆校协同之“合纵”


  馆校协同之“合纵”是指通过3个层级整合校内资源,形成全员参与的“大思政”工作格局。顶层设计从组织、制度进行保障,将场馆教育纳入中心组学习、教职工理论学习、党团生活、工会活动以及新教师培训和新生入学教育;中层设计制定一系列运作机制,如由党委宣传部统筹,党委组织部、学工部、校团委、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和各二级学院参与的协作联动、考评考核等机制;底层设计指向措施和手段,场馆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第二课堂和实践实训活动。


  (二)馆校协作之“连横”


  馆校协作之“连横”是指学校与区域文化场馆进行战略合作,常年开展“双走进”“双研究”活动,把文化场馆建成教育基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场馆宣教合作。一方面,场馆文化走进高校,实现进展览、进课堂、进讲座、进毕业设计,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师生走进文化场馆开展参观教育、课题研究、挖掘整理教育资源,将研究成果融入教育教学,形成“参观—研习—传播—提升”的文化传承创新模式。“连横”机制,充分利用文化场馆的功能定位和馆内的文化资源,增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力地促进了高校育人质量提升和场馆宣教功能的充分发挥,实现育人质量和宣教功能的“双提升”。


  新协同


  四项融入,强化协同育人实效


  (一)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抓思政教育的厚度


  学校采用“场馆文化专题+内容渗透”方式,将纪念场馆教育涵育的精神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课程体系,通过积极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阅读一本中华文化典籍、观看一部文化方面影片、寻访一处纪念场馆、撰写一篇读(观)后感、聆听一次专题讲座实现场馆教育全覆盖,并将该项成绩纳入平时成绩。学校大力推行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构建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校内、校外两个大思政教育格局为保障,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3个主题教育为内容,思政课程、学校活动、社会实践、网络平台4类教学资源为支撑,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三线”精神、“王右木精神”等五大精神为重点的“12345”模式课程教学模式。


  (二)融入“三个课堂”,抓高校育人的广度


  将场馆教育融入第一课堂主渠道、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第三课堂,让师生在教学、活动和实践中接受教育,用丰富的素材和研究成果开展教育。构建“必修课+选修课+讲堂讲坛”课程体系,将纪念场馆的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思政”“专业思政”,融入文科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理工科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依托“太白讲堂”“右木讲坛”等,邀请场馆文化名家走进课堂开展专题讲座;编写校本教材,精选教学内容,场馆教育课程趋向专业化、系统化。按照“每年一主题”的实践教学要求,每年确定实践教学主题。组织师生走进地震纪念馆,前往井冈山、延安等革命老区,开展“红色之旅”主题文化实践活动,将课堂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社会实践、融入实际生活,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爱党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团队多次受到省、国家表彰,形成各类成果千余项,获奖400余项,其中国家奖50余项。


  (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抓高校思政教育的温度


  立足地域特点,搭建文化传承平台,开展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学校因地处“5·12”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把抗震救灾精神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主线,广泛开展师生研教、研习活动,实现了抗震救灾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活动,在师生身上打上抗震救灾精神的烙印。依托校内纪念场馆教育与民间文化、李白文化等研究中心,开展文化主题教育月系列活动,在传统节庆日开展书画、戏曲展演等活动,在二级学院实施“一院一品”文化建设;结合专业把一批红色文化场馆、传统文化场馆建设成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将参观民俗展览馆、太白书院等文化场所列为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建立李白纪念馆等文化普及基地30余个,成立非遗协会等文化研习社团20余个,组织师生开展“中华经典颂”“非遗之旅”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了文化传承的温度。


  (四)融入各项考评机制,抓高校思政教育的效度


  将学生接受场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考核;将场馆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新进教师、党员干部、团学干部、青年志愿者等培训必修环节,纳入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以及教师培训计划,实行模块化考核;以首批40门“课程思政”为试点,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实行“走进一个专业领域场馆”“传承一种文化”的“一场馆一文化”分类考评机制;将二级学院本科专业与校内外文化场馆共建教育基地纳入年终考评,如汉语言文学与江油李白纪念馆、美术学与绵竹年画博物馆等,在专业教育中积极融入场馆教育元素,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尤其是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选题上有效融入场馆文化。


  新成效


  协同育人助推师生成长成才


  (一)馆校协同育人研究反哺教学效果


  学校注重场馆教育的研究,每年投入10万元经费,发布课题,系统挖掘场馆优秀文化,将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和思政工作,育人成果反哺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被评为四川省首批“示范思政课程”“省级一流课程”;该团队被评为绵阳师范学院第六届师德先进集体、优秀教学团队。师生在实践中梳理了大量、翔实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调研论文、考察报告等一手材料,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理论讲述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感性、更丰富、更充实、更可信,对学生的感染力更强。在学校举行的历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课件大赛”“教案大赛”中,教师的授课水平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在全校引起了强烈反响。


  (二)师生“四个自信”不断增强


  经过馆校协同育人的多年实践,学校文化类社团逐年增加,文化讲坛品牌形成,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活”了起来,西方“洋节”逐渐淡化,师生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蔚然成风,人文素质进一步提升。通过每年开展的师生思想状况调研可以看出,师生对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教育情况满意度高,文化自信得以增强,“四个自信”进一步坚定;学风、教风发展态势良好,广大教师对“教书育人”的职责有了更自觉和清醒的认识,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意识更加增强;广大学生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政治热情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相符,参加党课学习和积极追求进步的人数不断增加,争做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的意识逐步增强。学校部分思政工作难题迎刃而解,思想政治工作实效进一步凸显。


  (三)文化传承创新成果丰硕


  学校依托校内外场馆,每年发布课题百余项,引导师生开展课题研究400余项,形成了科研普及、文化传习、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一体化发展模式,孕育出《李白与巴蜀资料汇编》《抗震救灾精神理论与实践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十卷本)等一批高水平成果,其中《用红色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选《高校德育成果文库》,师生公开发表作品千余篇;课题“地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研究及案例整理”2019年获准国家教育部门立项;撰写调研报告百余份,10余份被各级党政部门批示采纳,其中2份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