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工作部署,立足工会所能、围绕改革所需、聚焦产业工人所盼,在深入推进劳动和技能竞赛,增强产业工人创新创造能力上持续发力,打造形成合肥工会“蓝领创新竞赛”工作品牌,有力促进了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三赛”赋能,促进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扩面提效
一是自主选赛。在充分听取一线产业工人对竞赛活动的意见建议后,自2018年起,在竞赛内容和时间上实现两“变”,变竞赛项目由上级工会“固定菜单式”下达为企业和职工“自助点单式”选报;变竞赛时间由集中时段举办为全年常态化开展。2018年以来,每年自行组织及参与上级工会组织竞赛活动的企业上万家,带动超过60万产业工人参加岗位练兵和竞赛,产业工人参与竞赛活动热情空前高涨。
二是联动办赛。2018年起,推行“全员练兵、分级竞赛、内外联动”办赛方式,分A、B、C三级开展,由企业工会在本企业范围内举办的为C级竞赛;由各县(市)区、开发区、产业、直属工会主办的为B级竞赛;由市总工会主办的为A级竞赛。鼓励街道(乡镇、社区)工会与辖区企业工会开展联训联赛。与市直单位和市级行业协会积极联合办赛,市公安局将全警大练兵与劳动和技能竞赛融合,取得良好赛训效果。安徽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李建中批示全省公安系统学习推广合肥经验。
三是激励促赛。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成立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组委会。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按项目化方式对A、B、C级竞赛分别给予不超过90%、60%、50%的经费补助,每年投入竞赛资金近700万元,带动各级工会投入竞赛资金2000多万元。建立荣誉激励机制,把荣誉评选向基层单位和职工倾斜,协调人社部门对获奖选手,授予“技术能手”称号和晋升技能等级,形成了“劳模先进比出来、工匠标兵赛出来”的良好氛围。2018年以来,全市通过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状”17个、市“五一劳动奖章”254人、市“工人先锋号”51个,市“金牌职工”1040人。
“两评”激励,激发产业工人创新活动内生动力
一是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激励。2010年,市政府出台《合肥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设立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由政府表彰、工会运作,开全国之先河。2015年、2018年分别对《办法》进行两次修订,激励标准提高至特等成果20万元、一等成果15万元、二等成果10万元、三等成果5万元、优秀成果2万元。申报数和评选数逐年攀升,从第一届申报1500余项,市评320项,到第六届申报5600余项,市评1500项;创新成果质量总体较高,前五届市评中,获得优秀以上等次认定的700项,其中获评第6届、7届“海峡两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金奖6项,获评安徽省首届十大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1项、安徽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二是开展职工“五小”活动创新成果评选激励。为鼓励一线产业工人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市总工会制定出台《合肥市职工“五小”活动创新成果评选意见》,2019年首次开展职工“五小”活动创新成果评选,基层工会收到项目申报近万项,择优推荐市评1570项,评出一等成果16项,二等成果47项,三等成果80项,优秀成果160项,发放项目牵头人激励费302万元。以上两项评选活动均为两年一届、交替开展、无缝衔接,不间断为职工创新活动加油鼓劲、增添动力。2018年5月25日,《工人日报》以《一座城市的“蓝领创新”实践》为题进行了深度报道。自2010年以来,全国共有50多个城市工会来合肥学习取经。
“十百”引领,增添职工创新竞赛生机活力
一是每年选树命名十名“合肥工匠”。为提升工匠典型培育层次,2019年,市政府与市总工会第十九次联席会议研究决定,自2020年起,开展“合肥工匠”选树活动,由市政府命名,市总工会组织实施。2020年初,启动首届“合肥工匠”评选活动,共收到1200多人报名参评。经过层层遴选,“五一”前评出了首届10位“合肥工匠”和10位“合肥工匠”提名。5月15日,市政府召开首届“合肥工匠”命名大会,市长、市委分管副书记亲自为首届“合肥工匠”和“合肥工匠”提名授牌颁证。6月15日,《工人日报》以《登上“合肥工匠”号,出发》为题,对活动作了专题报道。
二是选树百家标准化创新工作室。2019年初,市总工会出台《关于推进劳模和蓝领创新工作室建设的意见》,提出“选优示范、持续注能、三年树百”创建思路,分两类创建,由劳模领衔的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由非劳模人员领衔的为蓝领创新工作室。优选命名具有示范引领性的标准化劳模或蓝领创新工作室,连续三年给予每个标准化创新工作室每年3—5万元项目经费补助,力争三年选树命名100个。截至目前,全市已选树命名68个涵盖多种行业、不同创新类型的标准化劳模和蓝领创新工作室。68个创新工作室自创建以来,共取得创新成果300余项,创新成果转化200余项,开展示范性培训活动1000余场,培训创新骨干3万余人次,充分发挥了职工创新“牵引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