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对口帮扶 江苏吸纳中西部贫困劳动力84.75万人
省人社厅10月21日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外部环境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全省新增6125名对口帮扶地区贫困劳动力来苏就业。截至目前,江苏共吸纳中西部贫困劳动力84.75万人,超时序完成国务院扶贫办下达的考核任务。
摸清底数,因人施策
无锡市梁溪区政府食堂有一家海东循化拉面店,每到饭点,顾客络绎不绝。这家店的主人马成、韩雪来自青海省海东市,曾经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本在家没什么收入,无锡市人社部门主动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还为我们减免了房租、水电费。”小两口说。
在对口帮扶海东市的过程中,无锡市人社部门将建立贫困户动态信息库放在第一位,精准掌握每个人的就业状况及就业服务需求,形成定期数据交流共享机制,在此基础上因人施策。
为精准了解对口帮扶地区贫困户基本情况,动态掌握辖区内劳动力就业失业信息,我省各地积极探索新路径。南通市在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的乡镇援建标准化人社基层平台,苏州市为贵州省铜仁市建立了当地第一个智能化人力资源市场,通过智能化信息精准对接,开展常态化劳务协作扶贫。
就业优先,精准服务
“如果不是苏州文鼎公司去我们村招工,我今年就只能在家务农了。”铜仁市印江县建档立卡户代江敏说。
今年48岁的代江敏是7口之家中唯一的劳动力,此前在老家以打零工为生,疫情发生后没有了收入来源。苏州企业驻村招聘给他带来希望,如今他在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从事产品测试,月收入4000多元,公司包吃住,“江苏经济发达,工作环境好,我希望以后孩子也来苏州工作、安家!”
我省在就业扶贫工作中创新思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精准把脉就业岗位需求,实现供需交流平台无缝对接。依托苏州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该市12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铜仁市各县区人社局对应建立市场化运作的职业经纪人精准扶贫服务队伍,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提供精准服务。
2018年以来,铜仁苏州两市合作培训劳动力1万余人,帮助2930多名贫困劳动力在江苏就业,其中近70%在苏州就业,并协助3万多名贫困劳动力在当地或其他地区实现就业。
南京中企动力人力资源公司在南京对口帮扶的新疆特克斯县、陕西省商洛市等地建立对口劳务服务工作站,向当地贫困户及时发布南京企业岗位需求,并组织现场招聘、开展技能培训等。
在做好对口劳务合作的基础上,我省延伸拓展省际合作范围,落实与河南、湖南、四川、安徽等省签订的政府合作备忘录及劳务合作协议,建立健全跨区域劳务协作分级响应机制,将在苏贫困劳动力纳入就业援助体系和属地化管理。同时加大对湖北地区和湖北籍劳动者就业支持力度,推进实施“6+1”扶贫专项行动,为黄石、孝感、咸宁3个重点挂钩地区定点推送岗位1.33万个。
授之以渔,长效脱贫
这个暑假,苏州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维修专业的卢胜洋没有回贵州铜仁老家,而是选择留在苏州实习。作为2019年苏州技师学院首届“铜仁班”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他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打算毕业后留在苏州工作。
去年9月,卢胜洋等31名来自铜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到苏州技师学院学习,学院免去了所有学杂费,每月还为他们提供800元生活费。
而无锡市对口帮扶的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魁永得,如今已正式成为该市健策精密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在无锡不仅有了稳定工作,还练就了技能、开阔了视野。”魁永得说。
为提高对口援助实效,无锡市人社部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为贫困人员提供就业创业培训。2018年以来,为对口地区有就业意愿的1000多名贫困劳动力开展技能和创业相关培训。
苏州市人社局副局长谭国明表示,依托技能培训“授人以渔”,帮助参训人提升技能、掌握一技之长,通过扶“智”实现长效扶贫。
跟踪服务,用心留人
陕西省留坝县西乡镇的建档立卡户郑波通过苏陕合作来到启东后,刚开始不太适应,启东市劳动就业管理处副主任周晓林和同事多方努力,先后为他换了6个岗位。如今,西乡镇已有超过350人来启东就业,其中建档立卡户52人。
在南通,凡应聘后不适应或不满意工作岗位的对口帮扶地区劳动力,由人社部门视情况调剂岗位或企业。此举吸引中西部贫困劳动力源源不断前来,实现就业脱贫。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受疫情冲击,今年国内就业压力加大。江苏在完成原定对口帮扶地区贫困劳动力赴苏转移就业任务的基础上,强化就业优先,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实效、促进稳定就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动态掌握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致贫返贫人口就业情况,做到政策“不脱钩”、服务“不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