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总工会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再出实招——近日,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的意见》和《北京市总工会2020年职工创新助推计划实施方案》,通过对获得职务发明专利的一线职工,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和区、局、集团(公司)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新项目给予资金激励,助推职工创新发明专利和创新项目更多涌现。
根据《方案》,对职务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市总将给予每项职务发明3000元的助推资金;对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项目,将给予10万元和5万元两个等级的助推资金,对区、局、集团(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项目的助推资金为3万元。
此次北京市总鼓励职工立足本职进行岗位创新,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科技服务等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领域;鼓励职工创新工作室围绕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活动,重点助推有一定科技含量、填补某一项领域空白、对企业转型升级技术革新等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项目。
在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方面,《意见》提出,到2025年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总数超过8000家,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超过900家。其中,加快职工创新工作室在非公企业的建立和推广。此外,探索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重点打造上下游企业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供需对接,贯通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在内部建立专业关联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推进工作室集约化发展。
《意见》明确,要紧紧围绕项目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和技能人才培养,集智攻关、合力推进,提高职工创新工作室经济和社会效益。各级工会要积极帮助职工创新工作室转化创新成果,及时推广和应用到生产经营活动中。
北京市总从2009年开始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认定工作,自2017年起每年创建认定不少于80家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自2018年起,北京市总对认定满5年的工作室进行复评审核,对不合格的工作室予以撤销。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职工创新工作室648家。在组建“跨界”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方面,北汽等企业已有不少探索。
此外,从2010年开始,北京市总每年开展首都职工优秀自主创新成果评选,每年评选60项,职工最高可获得3000元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经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