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准确分析供需短缺职业推进劳动力要素循环
来源:工人日报 日期:2020-11-16 浏览

  ●观点


  短缺职业的存在,是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结构不均衡的反映。本文使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102个定点监测城市的招聘求职短缺职业排名相关数据加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推进劳动力要素循环的建议,助力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劳动力市场供需日益呈现出总量矛盾和结构性失衡并存的局面,及时跟踪劳动力市场变化特点并分析其背后产生的原因,对我国的就业、教育、培训等政策制定具有很大的现实参考意义。观察这些变化,可以从总量、行业、区域等多个层面展开,而从职业的角度看则更具针对性,精准性也更高。


  供需短缺职业的基本情况和变化特点


  自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公布招聘求职短缺职业排名前100的职业数据,截至今年10月,该数据已经公布了5个季度,职业名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进行分类。


  在公布的5个季度榜单中,从短缺前100名职业类型的平均值看,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有16个职业,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有39个职业,第六大类(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有40个职业。在短缺人口规模上,2020年第一季度的缺口人数为85.0万,比上一季度增加9.6万,增长14.46%。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第二季度的缺口人数为74.6万人,下降12.2%,市场供求关系得到明显缓解。


  综合2019年第三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5个季度的数据来看,供需短缺职业的变化有以下特点。


  第一,不同季度供需短缺职业构成变化较大。从分季度的统计结果看,与上一个季度相比,每个季度均有新的职业进入排行或者排名出现变化。榜单的变化意味着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同季节用工需求的波动,5个季度的总体求人倍率分别为2.41、2.32、2.62、2.01和2.67,这与总体供求波动的统计变化一致。


  第二,供需短缺的职业主要分布在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第六大类(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和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从平均占比来看,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占比为55.50%,第六大类(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占比为29.44%,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为10.87%。


  第三,排名前10的短缺职业类别较为稳定,排名后10的职业类别在5个季度间变化较大。在2020年第三季度分别是营销员、保洁员、餐厅服务员、保安员、商品营业员、家政服务员、客户服务管理员、房地产经纪人、快递员和车工等10个职业。其中,营销员、快递员、餐厅服务员、保安员、保洁员、商品营业员和车工等7个职业一直稳居前10。


  准确理解供需短缺职业成因


  短缺职业的存在,是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结构不均衡的直接反映,理解这种不均衡性的成因并找到解决之策,是推进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形成双循环格局的重要一环。短缺职业的形成,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


  一是人口结构变化。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和占总人口比例呈下降之势,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提升。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在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职业供需关系紧张。从发布的5个季度短缺职业看,多数集中在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和第六大类(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在这些职业中,青壮年劳动力占优势。


  二是短期冲击的影响。短期冲击有可能对劳动力市场产生长远和周期性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暴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受影响,在劳动力市场上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以集聚性、接触性、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服务业经营活动所受影响首当其冲,因此,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的短缺职业数量下降。相反,第六大类(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在第一季度数量相对上升,这同样与疫情有关,因为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其主要所在的加工制造业等先于或者快于服务业复工。


  三是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至少有两个方面:第一,对具有一定技术和专业知识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劳动力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这可能是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今年短缺职业数量上升的原因;二是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比如,当前以各类任务外包、共享为特征的零工经济、共享经济所衍生的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也导致一些新职业也开始“上榜”,这与当前平台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拉”“推”结合促进劳动力要素循环


  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发展主题。短缺职业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在职业层面为打通劳动力要素流动堵点、助力要素循环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一是以供需短缺职业种类构成、区域分布等为导向,打造多个吸纳就业的中心,形成劳动力要素循环的“拉力”。分析供给短缺的原因,既是人口结构变化等导致的供给不足所致,也是行业或区域发展势头较好所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旺盛所致。前者需要包括人口政策、基础教育等在内的一揽子政策配合加以解决;后者则恰好反映了潜在的新增长点所在,是双循环体系中拉动劳动力在空间、行业优化配置的“拉力”所在。比如,国家实施了包括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等战略,形成多个区域发展的中心,这些区域对劳动力需求的规模、结构各具特色。随着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等重大战略布局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需求日益旺盛。比如,在2019年第四季度,西部地区产生供需短缺职业的城市数量最多,为429个。


  二是提高技能培训等各类人力资本提升的精准度,培育劳动力要素循环的“推力”。根据各类短缺职业的程度,将技能培训、能力提升的各项培训资源向短缺行业和领域倾斜,在各类技能培训补贴中,也要考虑供需紧缺程度这个因素。同时,发挥短缺目录的风向标作用,建立短缺目录和市场现行岗位的对应目录,引导各类培训机构开发相关培训课程和培训项目,鼓励劳动者积极参与相关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切实提升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增强劳动力流动的“推力”。


  三是提升劳动力市场监测的科学化水平。上述内容主要根据全国102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填报数据统计,而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工作搜寻方式日益多元。为此,需要发挥各类服务主体特别是招聘机构的作用,扩大供需监测的覆盖范围,适当增加薪酬等监测内容,这样才有助于掌握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匹配和短缺情况,短缺职业的区域分布、种类构成等,这是拟定职业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等相关政策的基础之一,也是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的风向标之一。


  (作者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与流动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