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陕西榆林乡村,田园旅游方兴未艾。曾经冷清的农村摇身一变,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的时尚之选。同时,外出打工的农民也回来了、留下了。
“打工就在家门口,年底还能拿分红。家里农活落不下,老人孩子也照顾了,比背井离乡好。”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峁村民赵永明惬意地说。
这一切,得益于榆林市以产权制度改革引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激活农村一池春水,产业效益不断“升温”,农民面貌焕然一新,“三农”迸发出新的活力。
“绺绺田”里走出改革“明星村”
赵家峁村位于榆林城区东南部,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
2014年前,赵家峁村是一个农业落后、农民收入少、贫困程度深的纯农业村。“产权制度改革前,村子没有任何经营性资产,仅有5300亩零散的耕地、林地、撂荒地和账面上的28万元现金。耕地全是二八分的‘绺绺田’,零散的土地成了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村党支部书记张春平回忆道。
榆林市选定榆阳区赵家峁村率先开展试点,通过核定股东身份、确定股权种类比例和制定章程,定人、定股、定机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赵家峁村由此建立起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彻底改变了集体经济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开启了陕西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先河。
推行改革至今的6年时间里,该村集体资产已逾千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1100元上升到168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330万元。2017年,赵家峁村退出贫困村行列,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绺绺田”变成大块地、整装田,全村高产田面积增加1300亩,乡村旅游火了,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赵家峁村委会主任赵双娃作为全国15个农村改革先进村带头人之一,登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希望田野”方阵彩车。“榆阳模式”成为全国推广的20个改革先进典型之一。
2016年,榆林市按照“试点、提速、扩面”的思路,启动实施了“百村示范、千村推进”三年行动,目前已打造353个改革试点村,涌现出神木纳林采当、靖边马季沟、绥德赵家坬等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
“盆景”变“风景”
2017年初,赵家峁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挂牌,这是我国西部地区以土地资源为主要资产的贫困村,通过产权改革建立的首个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
同年7月,榆林市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全市范围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村施改、一村一策”的原则,榆林市结合大部分村组都是以土地为主的资源性资产村的实际,以盘活土地资源为重点,以股份合作、公开租赁、自主经营等方式,针对不同立地条件、农业基础和城镇化水平,科学谋划3条改革路径。
在南部山区重点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山地苹果成为南部县脱贫支柱产业,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在北部草滩区重点推行资源性资产股份合作,通过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30万亩效益低下、濒于撂荒的耕地焕发生机,实现了400万亩良田规模流转;在城中村、城郊村推行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规范经营集体资产,合理分配集体收益。
2019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益3.1亿元,年收益超过100万元的村达到120个,较改革前增长60%,565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收益零突破。679个村集体实现分红,分红总额达到1.68亿元,人均484元,涉及成员35.1万人,其中贫困人口8.4万人。
改革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2016年以来,榆林市建立“四级书记”抓产权改革领导机制,相继出台15个推动农村产权改革的政策文件,市财政累计投入8.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18亿元,实现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覆盖,全市56%的行政村形成“连股连利连心”的发展机制,一大批贫困村、贫困户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榆林把改革作为脱贫增收致富的新动能,将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建立脱贫长效机制、美丽乡村、农田基建、休闲旅游观光、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统筹做好“三个结合”。
一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快发展小杂粮、中药材、红枣、核桃、海红果等特色产业,粮食总产量连续两年居陕西省第一。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26元,居全省第二。
二是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把贫困户全部嵌入产业链条之中,推动贫困群众中长期产业项目全覆盖。
三是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市本级每年安排10亿元,每年启动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用产改为农村发展赋能,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榆林各县、市、区创造出了一批典型经验,破解了一批改革难题,制定了一批配套政策,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改革改出了农民收益增加,改出了农业结构调整,改出了农村生产力解放。”榆林市委书记戴征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