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话题持续走热。多位代表委员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其中重要一环——职业技能等级评定。
“职业技能等级评定由我们企业自主命题后,更能体现轨道交通特色,也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和岗位技能需求。”全国人大代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首席技师郭锐对这一改革举措表示赞同。
2019年开始,人社部启动首批18家中央企业评定技能等级试点,在技能人才评价方面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有3700余家企业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备案。
郭锐代表所在的企业,已经有近千名职工因此获益,其中约有300人获评技师或高级技师。
不过,代表委员也指出,目前的企业自主技能等级评定改革仍存在升级空间。为此,他们呼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试点单位认定工种(方向)等级范围的动态调整机制,让更多有实力、有条件的非公企业也能参与其中。
共享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目前,一线工人在“考级”时主要包括理论和实操部分。
“以理论题库为例,一个工种分为5个技能等级,每个等级的理论题库至少需要1200道题目,一个工种的理论题库至少要有6000道题目。”全国人大代表、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工会主席冯鸿昌注意到,行业、企业在自主开发题库时,如果不加以统筹,可能会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
冯鸿昌代表建议,在政府指导下,由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牵头开发制定统一的、业内人士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
“搭建平台,共享编写成果。”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戴元湖给出的建议源于该项工作的“江苏实践”。
戴元湖代表介绍说,江苏省人社厅建立了技术资源目录发布机制,除人社部门牵头编写的评价规范、评价题库外,鼓励龙头企业、行业组织、技工院校、职业院校等多元评价主体参与,各类主体开发的评价规范、评价题库经审定后,都将纳入江苏省技术资源目录,定期向社会发布,实现资源共享。
采访中,有代表委员反映,一些工人担心:企业自主评定技能等级后,每个企业的评定标准有差别,如果跳槽去别的企业,或者异地就业,证书在流通性和享受待遇上会不会有障碍?
冯鸿昌代表说,尽快推动技能等级认定证书与结果数据对接共享,避免数据信息更新滞后,致使相关待遇无法及时兑现。
动态调整,与技术发展同步
以往进行技能等级评定时,考核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常常被吐槽,也导致一些技工“为了考证而考证”。
“在实操环节,传统考核内容只保留了30%~40%,更加注重考核生产现场需要的技能。”郭锐代表说,企业自主评定技能等级的考核内容“上新”后,工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企业的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近年来,一些新工种、新方向从无到有、快速生长,对企业自主评技提出了新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工三院239厂数控铣工首席技师戴天方举例说,比如,焊工不仅仅是举着焊枪进行手工焊接,而是衍生出了机械手臂操控、增材制造等新方向,“需要不断调整考评内容,跟上行业和技术发展的速度。”
“建立试点单位认定新工种、新方向技能等级的动态调整机制,并定期在人社部技能人才评价信息服务平台公布。”冯鸿昌代表所在的企业也面临类似问题,他呼吁,根据国家颁布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企业备案的评价规范要求,结合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认定工作需要,编制认定职业(工种、方向)目录的统一参考样式,工种、方向由企业根据标准和规范要求自主调整。
更多企业入“圈”,充实培训力量
“像机械加工这样的专业,由于高端数控设备购买成本高,属于重资产培训,社会上能提供贴近生产、高质量培训的机构很少。”全国人大代表、富士康精密机械群技术工人杨飞飞说,一些中小企业没有自主评定技能等级的条件,专业机构认定的供给现在普遍不足,造成一线劳动者技能认定受限。
“应该给予处于行业‘头部’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技能评定的资质。”杨飞飞代表呼吁,让更多有实力、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训建设,将它们拉入技能人才自主评定的“朋友圈”。在他看来,这有利于提升技能培训质量,也有利于解决一些企业倾向“引才”而非“育才”的现实问题,吸引更多非公企业职工学技术。
此前,杨飞飞代表曾在深圳市一家职业院校参加了技能等级培训,最终考取高级工,取证后他获得相应的技能培训补贴,“一算账,相当于免费培训考证”。根据他所在的深圳市龙华区的政策,获得技师以上技能等级证书,每年还能享受到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的房补。
“现在对技能人才给出的政策很有吸引力。”杨飞飞代表希望,能够进一步细化企业申请自主评定技能等级的政策细则,让更多民营企业的技工评价有载体,成长有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