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搭成长“直通车” 助港澳青年湾区就业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21-03-25 浏览

  3月,深圳卓越前海壹号T3写字楼里京东京喜事业部多了两名新鲜面孔: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留学的研究生郭诗佳和暨南大学本科生张嘉敏。几乎同一时间,去年毕业的武汉大学硕士林律圻也正式入职前海柏涛设计(深圳)公司。


  三人年龄不同、专业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身份:港籍青年。


  他们都是在看到今年1月启动的“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计划”后,选择到前海企业应聘或申请实习的。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计划已收到314份港澳青年简历,以管理、经济、法律、信息专业居多,其中20余名已与京东、顺丰等头部企业签订就业意向性协议。


  “招聘计划是前海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具体举措。在应聘的过程中,港澳青年可以感受到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和新模式,感受到祖国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增强港澳青年未来的发展信心。”前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大湾区职业发展空间更大”


  尽管都是第一次在前海企业工作,但3名港籍青年对前海并不陌生。


  郭诗佳在留学英国之前,本科曾在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就读工商管理专业。大四那一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珠海又因靠近港澳,属于大湾区核心支点之一,湾区概念很快引起她和同学的注意,甚至写本科毕业论文时还详细查阅过这一发展战略。


  此次“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计划”,郭诗佳是在朋友的介绍下得知,母校暨南大学也有意识地向港澳学子推送了这个招聘计划。进而在官网投递简历,并于今年3月进入前海京东京喜事业部用户运营组实习。


  同在京东京喜事业部负责食品生鲜项目运营的张嘉敏,在香港读完中学后,通过保送计划从香港赴暨南大学读书,也是从学校得知前海这一招聘计划的。她选择来前海实习的原因与所学专业相关。


  “深圳和香港的共同点都是节奏快,但两地主导行业不一样。香港金融、保险业发达,深圳电商、互联网、物流、娱乐文化则更活跃一些,我学的是文化产业,在这边发展的空间更大些。”张嘉敏说,前海是深港合作区,将大批引进港澳人才,且已入驻前海的京东、顺丰、华润、来画视频等企业与自己职业预期较符合。


  林律圻也提到了专业契合度因素。他相继在深圳大学、武汉大学完成本、硕学业,读传播学。在他眼中,许多香港大学生的择业规划较单一。“都是毕业后选择知名企业做白领,在金融、保险或工程测量等领域,创意创业、互联网等领域发展空间相对较少”。


  此次应聘前海柏涛设计的机会,是林律圻在中联办微信公号看到前海招聘计划后发现的,当时他已在另一个城市就业,当即决定跳槽过来。


  “前海对我而言不陌生。2016年我看新闻上写前海是在滩涂上发展起来的,非常好奇,曾独自前往前海实地探访,去了深港青年梦工场、前海石公园,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那时才刚动工。”林律圻说,彼时已心下思忖,如果今后在深圳工作,将优先考虑前海。


  “员工文化背景多元更利于企业创新”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许多企业也对港澳青年张开怀抱,仅两月余,前海已有34家企业为招聘计划提供各类岗位。


  “作为互联网公司,京东的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期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擦出不一样的火花。”京东深圳人力资源高级总监潘琴说,前海在政策上对优秀人才尤其是港澳和外籍人才有很大扶持力度,这次的招聘计划不仅向企业推荐港澳青年的简历,为企业拓展人才引进渠道,还对这些青年提供人才公寓。


  “目前,已有3名港籍青年进入公司实习,均从事运营类岗位。”潘琴表示,新人入职后,公司会安排导师一对一指导,并提供很多兴趣平台,如摄影、瑜伽、乒乓球等,通过相同的兴趣爱好,帮助新伙伴更快地融入。


  目前,京东深圳约有1400人,包括电商平台的运营、设计、研发、互联网广告及搜索推荐等,团队平均年龄28岁。潘琴透露,近期公司刚与卓越前海壹号签订了扩租合同,未来京喜业务、京东零售、京东数科等业务均会有更多的人员在深圳办公,规模甚至可逐步达到与北京总部并行的程度。京东愿意为港澳青年在深圳实习实践、交往交流、成长成才提供更多平台。


  成立于1890年的全球知名建筑设计企业——澳大利亚柏涛建筑设计公司,近20多年来,已陆续在深圳、上海、北京、成都、香港、南京、杭州、武汉等城市设立办公室。此次深圳公司也招到3名港籍青年,包括2位入职员工和1位实习生。


  “前海的这个招聘计划考虑得很全面,包括港籍人才住房问题,只要公司证明员工入职后,即统一向前海提出住房申请,港籍员工即可入住前海龙海家园人才房。”柏涛设计HR陈凯怡说。


  她同时表示,公司希望在设计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国际化团队、国际化思维将吸引国际化的优秀人才。目前柏涛设计已有近500名员工,非常注重员工的多样化,在岗员工中已有日籍员工,曾经也招收过来自美国、西班牙、俄罗斯、澳大利亚、伊拉克、东帝汶等其他国家的实习生。


  “我们认为,港籍或其他籍员工的跨文化背景会带来国际化的视野、更多维的思考方式和设计灵感的碰撞。”陈凯怡说,深圳政府关注文化创意企业,公司也正在打造创意型人才平台,希望聚集海内外高素质建筑师,为创造更美好的人居环境出一份力。


  人才房、就业补贴等配套政策将陆续推出


  作为常态化制度,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计划通过线上线下,每月组织辖区重点企业面向港澳青年发布百余个招聘岗位。


  从信息汇总上看,岗位较全面,涵盖金融、科技、专业服务、物流业等,包括算法工程师、数据工程师、景观设计、电商运营、基金投资、动画设计师、新媒体运营等,港籍青年普遍比较满意。


  “我之前的实习主要在银行、证券、财务公司,这是首次选择互联网公司,任务是项目上线后,跟踪每日数据和监控。由于产品运营会遇到很多数据分析,我将所学的金融专业统计方法运用其中,目前已比较适应岗位。”郭诗佳说。


  尽管实习前已知晓前海,但身处其中才真切感受到这片区域的发展速度。“前海是国家战略平台,感觉各方面处在发展前端。而且这一片很新,非常适合年轻人发展,给90后很大空间和机遇。”今年10月,郭诗佳将正式毕业,她希望实习后能转正留下来,以后在大湾区生活。


  林律圻大学期间,利用假期游历了国内许多地方,亲眼目睹了祖国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往的数次实习,他都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的企业体验。


  “感觉这边的企业文化开放多元,更适合港澳青年发展,有无限可能。”林律圻希望成为复合型人才,将自己融入大湾区的发展。再以己为例,呼吁更多港青来湾区学习、交流和发展。


  目前,“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计划”已获得香港、澳门中联办和香港特区政府驻粤办的广泛关注,并上线了“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计划”专属网页平台,每月持续更新岗位。


  “应聘的港籍青年既有来自暨南大学等内地高校的,也有不少海外高校的,专业包括管理、经济、法律、信息等,青年们比较偏向头部企业,如京东、顺丰等。”前海管理局方面透露,后续随着更多岗位的推出,将为来前海实习、就业的港澳青年提供人才住房、就业资助补贴等政策。


  与此同时,今年3月初香港特区政府也启动了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创业资助计划,鼓励香港青年来湾区创业就业。前海作为深港合作的创新地,也将会全力支持宣传这一计划,并与香港紧密配合,积极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