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考不上高中的农村孩子,该接受怎样的教育?
来源:工人日报 日期:2021-12-08 浏览

         那些上不了高中、大学的农村孩子,该接受什么样的职业教育?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近日,在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广东省时代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研讨会”上,多位教育领域专家、从业者就农村教育展开讨论。他们认为,对于那些上不了高中、大学的农村孩子,“只要给他们适切的教育、有用的教育,他们照样可以有自己的幸福人生”。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杨东平认为,乡村教育的目标不应是培养“小镇做题家”和“二流机器人”,也绝不是仅为城市输血或者为大学提供学生,乡村教育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他强调,乡村教育应当为农村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服务。


         长期以来,我国的乡村基础教育基本是一种升学教育,许多农村教师和学生的教育理想就是跳出农门、离开家乡。但今天的农村教育,需要同时满足升学、进城务工和新农村建设这样不同的需求。“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国家开展过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它的核心主张是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教统筹’,强调教育和农业、科技、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这非常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可惜这么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到90年代初无疾而终,整个教育纳入了应试教育和升学主义的轨道。这段历史是特别值得反思的。”杨东平说。


         对于那些考不上高中的农村孩子来说,义务教育结束后,一个现实的选择是:应该选中职,然后升高职还是告别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事实上,农村中职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不少考不上高中的学生选择了外出打工。


         在研讨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广东省时代公益基金会发布了《乡村教育新观察——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报告(2021)》。《报告》指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中职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有三种:农村中职教育发展“空心化”,供需结构失调,优质资源匮乏;办学“普教化”,人才培养逐渐丧失“职业性”和“农村性”,将农村中职教育办成了“升学教育”;发展模式僵化、“内卷化”,在适应当地农村产业发展的培养质量上存在较大缺口,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人才培养质量差。


         农村中职教育应该如何改革,提升质量?《报告》指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中职教育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条破解路径:城乡融合,助力农村生计恢复力提升;兼顾就业和升学两方面的教育需求,将农村中职教育的办学定位确定为“服务多元主体职业发展”,与此同时,帮助农民群体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乡村振兴战略所需的新时代农民;最后,要强调服务“三农”的价值取向,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返乡创业人员的技能水平等为已任。


         在乡村振兴的视野下,未来乡村发展需要包括农业、科技、营销、金融、设计、文旅、创新传播等多样化的不同人才。为此,《报告》建议,丰富农村中职教育形式,可通过开展成人技能培训和社区教育,增加中职教育供给,将中职教育办到田间地头,办到村镇街道,可直接面向农村人口的现实所需,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认为:“乡村的职业教育同时要适应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很多的农村劳动力依然要走向城市,当我们的产业从低技术含量转向高技术含量的时候,对这样的人才的需求就非常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