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引进政策 > 内容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工人日报 日期:2022-02-21 浏览

  ●观点


  大力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促进劳动关系双方的互利共赢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关乎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大力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促进劳动关系双方的互利共赢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明确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这一重大命题,深刻阐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政策措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论述。在地位作用上,强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于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在工作原则上,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在目标任务上,强调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引导劳动关系朝着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方向健康发展。在工作重点上,强调要更多关心、关爱农民工,把快递员、送餐员、卡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在组织领导上,强调要健全党政主导的维权服务机制,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


  “三新一高”的发展导向提出新的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由此带来经济结构、劳动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十四五”时期,湖北将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相关行业职工分流安置任务更加繁重。可以预见,随着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将对职工就业和收入分配产生直接影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着重要任务。


  职工队伍与诉求变化赋予更多内涵。当前,职工队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因素日益增多。从新就业形态发展来看,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量涌现,成为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既是劳动关系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又是容易出现风险矛盾的群体。从职工利益诉求变化看,当前职工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从追求生存权益向追求发展权益延伸,从追求物质权益向追求民主权利、精神权益拓展,从利益诉求一体化、同质化向差异化、多元化转变。劳动关系内涵和外延不断发展,必须做好充足准备和工作,推动和谐劳动关系长远发展。


  牢牢把握协调劳动关系的工作重点


  把强化政治引领作为根本点。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就稳住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基本盘”。要加强思想教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四史”宣传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要加强人文关怀,注重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职工积极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要加强风险排查,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做好职工队伍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排查化解工作,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


  把促进共建共享作为着力点。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劳动关系的主体,只有与职工风雨同舟、唇齿相依,才能命运与共、互利共赢。要健全协商机制这个有效抓手,大力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积极推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不断巩固提高建制率。要抓住收入分配这个核心问题,把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等纳入协商范围,促进企业健全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和合理增长机制,推动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要用好民主管理这个参与平台,坚持职代会这一基本形式,加强与厂务公开、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有效衔接,探索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点的民主管理形式,进一步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


  把依法调处矛盾作为关键点。只有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纳入法治的框架内运行,才能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要完善监测研判机制,定期分析劳动关系状况特别是职工权益维护情况,对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要加大矛盾调处力度,在企业普遍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新就业形态用工规模较大的区域、行业培育一批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地方健全完善人社、法院、工会共同参与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不断提升劳动争议调裁审对接工作质效。要加强劳动法律监督,重点围绕用人单位恶意欠薪、违法超时加班、违法裁员、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等问题,推行“一函两书”、劳动用工法律体检、劳动用工监督评估等做法,增强监督实效。


  提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整体水平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整合资源,把党政力量、群团力量、企业力量、社会力量凝聚和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作用,共同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重点推动工业园区、乡镇(街道)和行业系统建立三方机制,及时就劳动关系重大问题进行会商研究,出台相关制度文件。落实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产业工会与行业协会工作互动机制,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议题,加强沟通交流,更好地在统筹平衡保市场主体和保障职工权益的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发挥各方优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方协调、齐抓共促。发挥人社部门劳动保障、工资支付等劳动关系领域的监察职能,加强监察执法和调解仲裁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引导企业依法规范劳动用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发挥工商联、企业联合会等企业代表组织作用,引导企业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关心爱护职工。发挥工会组织直接联系职工的优势,积极反映职工呼声,竭诚服务职工,团结职工共建共享和谐劳动关系。


  营造浓厚氛围。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宣传报道的常态性任务,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强大的社会声势。坚持正面引领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宣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和工作经验,以及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在企业奋斗的先进事迹,及时曝光劳动违法案件,引导全社会共同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氛围。


  (作者为湖北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