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福建这十年:稳就业保就业 月最低工资标准增长86%
来源:央广网 日期:2022-10-10 浏览

          9日,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召开“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福建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孔繁军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坚持就业优先、保障民生福祉的有关情况。


          孔繁军介绍说,福建省高质量就业持续推进,工资收入分配不断优化,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福建省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24万人。十年来,福建城镇就业人数达到2206万人,增加了超50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比重在2021年达54.6%。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就业形态涌现、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孔繁军披露,当下,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福建吸纳就业的主体,就业人数2021年达1167万人。


          在稳就业保就业方面,福建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失业率指标长期保持在控制目标内。为有效发挥政策的稳就业效力,福建密集出台援企稳岗、就业创业系列政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共落实稳就业相关政策资金超过400亿元,70万家企业受惠、惠及1000多万人。十年来,福建省人社部门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17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0万人,帮扶15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十年来,福建省工资收入分配持续优化,连续五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现行月最低工资标准各档平均值1865元,比2012年增长86%,年均增幅达到6.4%。城乡居民工资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企业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健全,已经初步实现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基本同步,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稳步提高。


          至2021年末,福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由2012年的756万人上升到133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159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98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717万人。福建省已连续24年为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连续7年同步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社保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待遇水平稳步提升。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福建在十年间出台实施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意见,全面推开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率先开展海峡两岸人才评价标准共通,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资格。同时,福建取消了434项职业资格,取消比例达到70%。全省专业技术人才达到291万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9万人;全省技能人才675万人,比2012年增长64.2%。


          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福建省普遍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首创劳动关系风险防控制度,首创仲裁文书集约化送达模式,建设“福建智慧调解仲裁系统”,实现调解仲裁服务“不打烊”;深化创建“无欠薪项目部”活动,根治欠薪成果更加巩固。2021年,福建省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5.2%。


          同时,福建省人社部门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已建成560家人才驿站,服务各类人才超40万人;全省基层平台实体建设已覆盖所有县(市、区)、852个中心乡镇(街道)和7739个行政村(社区);创新推出“人策匹配机器人”,推进人社数据共享、人社服务“一网通办”、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用”。


          【答央广网记者问】


          我们关注到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同样,福建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今年创下新高,请问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压力的情况下,福建省人社部门如何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福建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童长峰: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毕业生是每年新增最大就业群体,关系千家万户。今年福建省内院校高校毕业生近30万人、同比去年增加5万多人,创历史新高。我们通过深入实施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专项行动,突出“稳、扩、提、兜”四项重点,全力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


          一是稳,就是稳定公共部门岗位供给。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如调剂使用事业单位空编、要求国有企业新增岗位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扩大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今年达到2000人,实施城乡基层就业岗位募集发布计划,落实参军入伍优惠政策等,尽可能扩大公共部门岗位供给。


          二是扩,就是扩大社会化就业渠道。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主方向,聚焦推动稳就业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以产业链稳定,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岗位;落实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千方百计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促就业行动,发挥全省3503家人力资源市场机构作用,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有效形成合力。


          三是提,就是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台账,提供就业跟踪服务14万人次。征集见习岗位1.3万个,组织5300多人参加就业见习。我们还实施就业技能提升行动,组织8900多人参加培训。升级改造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累计举办线上招聘活动达到1000多场次,发布岗位64万个,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优质的“互联网+就业”服务。


          四是兜,就是强化困难兜底帮扶。我们坚持把困难毕业生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精准摸排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残疾和较长时间未就业的毕业生2800多人,组织2000多名“就业红娘”结对帮扶,通过优先推荐岗位、优先落实政策、优先组织培训见习等措施,“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帮扶困难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我们还开发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公益性岗位总共有6300多个,对通过市场化方式难以实现就业的困难毕业生,予以兜底安置就业。


          通过这些举措,确保不折不扣完成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