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上海:从权益维护到用心服务,工会人常伴左右
来源:劳动报 日期:2023-05-12 浏览

上海工会答卷

2022年1月1日,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正式实施,新版《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近年来,上海各级工会面对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积极履行维权和服务两大职能,聚焦职工劳动权益、生活冷暖,建机制、创模式、育品牌……通过件件实事,让劳动者体面工作、让“逆行者”感受温暖、让困难职工重拾信心。

浦东新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工会分中心陆家嘴工作站成立后,为构建基层和谐劳动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受访对象供图

立法定锚

稳固劳动关系“压舱石”

2022年,新《工会法》施行后,市总工会主动对标对表新法的精髓要义,结合上海劳动关系日益多元、劳动业态更加丰富的实际,及时启动并顺利完成了《上海市工会条例》的修正工作,成为全国首个依据上位法修改情况而对地方性工会法规进行修改完善的省(区、市)。

新修订的《上海市工会条例》,赋予工会“两书”制度更强的威慑力,对于拒不组建工会、职代会和集体协商建制或不规范运行的企业,工会有了将其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负面清单的权利。

2022年9月16日,长宁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体检服务专场启动仪式在上海市工人疗养院举行,首批为40余位工作在长宁的家政阿姨们送上健康体检,总计服务2000人。摄影 刘振思

源头参与

为维护经济权益“加码”

市总工会历来关注职工经济权益,依托“上海工会企业收入分配调查网”和“职工家庭收入收支状况调查网”,开展调研排摸,每年形成有质量的收入分配分析报告,推动政府调整最低工资和发布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

针对低收入职工收入现状、增长趋势、岗位分布、用工形式等开展调研,形成了《上海市低收入群体职工工资收入情况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低收入职工监测体系。城投工会、绿化行业工会、百联集团工会等试点单位通过实践,初步形成薪酬分配向收入水平较低的一线在岗职工倾斜的格局,为一线职工的经济权益维护“加码”。

今年1月中旬,市总工会联手虹口区总工会赴虹口城发公司下属环卫作业单位,为春节期间留沪的一线环卫外来务工人员送上新春祝福和大礼包。摄影 展翔

民主管理

成矛盾化解“减压阀”

五年来,上海市总工会将关注重点聚焦在提高非公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上,先后为汇丰银行、波克科技、巨人网络等一批世界500强外资企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和百强民营企业提供了建制指导服务。

在推进区域性、行业性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以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和普陀区长征镇互联网行业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为标志,推动了“小二级”工会组织对企业、区域或行业协商进行“二次覆盖”。

随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日渐壮大,探索游离于标准劳动关系之外的群体权益维护成为必然需要。2022年,市总工会首创新就业形态民主协商“上海模式”,以《上海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民主协商操作指引》为依据,实现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民主协商三项模式创新:首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恳谈模式,推动“饿了么”平台首次召开与一线外卖送餐员协商恳谈会;首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代会(联合)会议模式,推动美团(上海)成功举行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联合)会议;首创新就业形态领域建会建制工作联动模式,推动杨浦区家政服务行业先后依法依规召开一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揭牌成立上海市杨浦区总工会家政服务行业劳动纠纷调解中心。

“六步工作法”

一体推进纠纷调处

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必须预防调处化解协同发力,为此,市总工会遵循事先“防火”和事后“灭火”并重的思路,将风险防范关口前移,通过路径设计和制度保障,总结形成了排摸体检、会商研判、协商民主、联动调处、法律援助、定向监督的“六步工作法”,推动了整个预防化解工作环环相扣、功能互补、形成体系,使纠纷矛盾能够解决在基层、消弭于源头。

四方合作

“调裁诉”一站解纷

近几年,纠纷就地化解、高效化解成为一种趋势。根据市总要求,在发现对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等劳资纠纷时,事发地工会及时报告详细信息,发挥信息联动预警调处的共振效力,同时依托“三方协商”“四方合作”机制平台,在市、区两级仲裁院和各级职工法律援助中心设立三方联调中心工会分中心,涌现了包括朱雪芹、喻学记、和为美等一批优秀调解工作室。同时在各级法院设立了工会调解窗口(站点),并选择部分工会服务阵地设立工会劳动争议巡回法庭。

疫情的发生加快了市总主动融入市法院系统“一站式多元解纷”和司法系统“智慧调解”平台的脚步,经过多方协商联动,上海劳资纠纷化解已经实现了线上委派、委托调解案件流转和在线司法确认的全流程服务,助力职工更加便捷高效地寻求法律援助。

服务宣传

筑牢和谐关系“防火墙”

近年来,针对企业的优化指导服务渐成气势,形成法律监督的良性补充。2022年起,作为年度市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市总工会推出创设“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优化指导服务”活动,有序开展企业的项目化分类指导工作,将规模以上企业、行业标杆企业和初创期小微企业等六类企业作为重点对象,并将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发生困难的企业以及各级工会孵化、联系引导的社会组织等纳入指导服务范畴,重点聚焦建会建制、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等维度。

面对当前复杂的劳动关系状况,全市各级工会把普法宣传重点聚焦在新修改的《工会法》《工会条例》和《法律援助法》上,把握《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等时间节点,依托劳动报、劳动观察APP、“申工社”等工会媒体阵地,用好“劳权周刊”等品牌栏目,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线上开展各类普法问答、知识竞赛、法律直播、微视频、法律沙龙等,推动普法宣传教育进园区、进楼宇、进单位,为工会干部和职工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支持。

办实事

回应职工关切

近年来,上海市总工会以打造“上海工会服务职工实事项目”为抓手,启动了生活健康、关爱帮扶、法律维权、劳模服务、文化建设、女工工作等六大类服务职工实事项目,市总工会出资总计7.56亿元,惠及职工近2500万人次。

在此基础上,通过市政府和市总工会联席会议这一更大的平台,协同政府部门共同推进服务职工重点实事项目。继户外爱心接力站项目纳入2018至2019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后,疗休养和健康服务点两个项目纳入2021年本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范围,健康服务点和健身驿站两个项目纳入2022年本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范围。市总专门制定和下发相关文件,确保项目规范执行。

游离在传统用工范畴之外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也是工会关注的重点群体。2018年12月21日,在首次召开的市政府和市总工会联席会议上,政府、工会聚焦新型就业形态劳动者,共同出资保障,通过了“关于共同加强组织灵活就业群体入会工作及建立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议题。

数据显示:在政府工会的共同推动下,2022年灵活就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有效参保人数已达44.01万人,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保障计划已累计向4016人给付互助保障金607.76万元。

送温暖

三级梯度精准帮扶

民生大计更让工会人为之牵挂。5年来,上海工会为不同类型困难群体筑就了层次清晰、各有侧重、有机衔接的精准化梯度帮扶工作格局。

开展农民工系列关爱行动,实施“平安返沪”火车票补贴、健康医疗费补贴、通讯费补贴三大补贴,共惠及农民工10余万人次;同时,根据网约配送员及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特点设计专属体检套餐,为近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免费体检,补贴金额达到233万元。

根据社会和经济形势,工会聚焦受疫情影响生活遇到临时性困难的低收入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殊困难群体、感染新冠肺炎以及病亡职工和家庭等重点群体,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各级工会累计筹措资金13.21亿元,慰问困难职工181.98万人。疫情期间,加大对在档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市总工会向困难职工发放疫情期间特别生活补贴1314余万元。

“微心愿”项目已连续三年被列为上海市总工会服务职工实事项目,为1.5万余名困难职工实现微小心愿,实实在在增强了困难职工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据显示,在助力脱贫攻坚中,上海工会圆满完成了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任务,共脱困37403户,充分展现了上海工会的力量和责任担当。

强普惠

服务“社区”日趋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工会常态化就业服务机制也在不断完善。2020年起,为减轻疫情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开发“会聘上海”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开展“‘工’‘疫’云招聘”“会聘上海、就业护航——劳模先进送岗位”系列活动,助力稳就业、保民生。

保民生、送温暖的同时,上海各级工会不断延伸服务阵地、扩展服务手臂,着力加大普惠服务力度。

2018年起,上海市总工会连续四年承接市政府实事项目“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解决环卫工、快递员、送餐员、交警辅警等户外职工的饮水供给、餐食加热、避暑取暖、休息如厕等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建成1309家爱心接力站,累计投入资金逾3500万元,服务户外职工超234万人次。

另一个深受职工欢迎的“小站”也在全市楼宇园区兴起。从2021年起,在市总工会推动下,本市各大园区(楼宇)着手建设健康服务点,服务点兼具看病配药、理疗养生等功能,社区全科医生将健康理念传播到越来越多的职工身边。据统计,截至目前已创设园区(楼宇)健康服务点132个,覆盖2.91万家企业、80.93万名职工,共为21.1万人次职工提供了健康服务。

8小时外,工会关爱更是无处不在。

即便在疫情期间,市总工会仍深挖资源、创新渠道,广泛开展“看上海品上海爱上海”主题系列活动,会同市文旅局推出了百条“看上海”活动精品线路,惠及全市274万名职工,拉动本市文商旅消费超10亿元,有效提升了职工幸福感和满意度。

与此同时,不断完善上海职工疗休养基地矩阵建设,建立起覆盖本市、长三角区域、对口支援及协作地区的上海职工疗休养基地矩阵。疫情期间,推进落实“万名抗疫一线职工疗休养”市总实事项目,组织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医务、公安、社区工作者、下沉一线干部等群体开展暖心休养活动,为“逆行者”加油。

而拥有强大功能的“小红卡”也收获了更多粉丝。5年来,工会会员服务卡项目实效性进一步增强。2018年至今,累计办卡572万余张,会员专享基本保障计划的参保有效人数达到354.23万人,累计向9.5万人次给付保障金6.8亿元。

随着各个服务阵地和项目的不断完善,市总工会扎实推进提升生活品质试点工作。聚焦困难帮扶、权益保障、劳动保护等七大职工服务领域,全面梳理排摸服务阵地、服务项目和服务资源,制定《上海工会服务阵地管理办法(试行)》,全方位加强工会实体型阵地的监督管理工作。积极推动建立具有上海特色的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标准化指标,创造性地提出“六心六爱”试点要求,引领企事业单位打造服务职工品牌项目,塑造职工幸福生活环境。以广大职工健康服务、休闲服务、文化服务、提升生活品质为核心的立体式“服务社区”日臻完善。

从立法定锚、民主管理、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到精准化帮扶、服务职工实事项目不断扩容、服务阵地逐步完善……我们看到,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会维权服务网络越织越密,工会热度也辐射到更多职工群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