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中,为何总是心中没底、总吃“闭门羹”?一是缺乏相关技能,二是毫无工作经历。而解决这一尴尬有个“良方”,就是职业见习。
记者近日获悉,为了增强青年人岗位的实践能力,近日人社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0部门印发通知,将在今年聚焦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需求,全年继续募集不少于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确保有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都能获得见习机会。而在上海,推进就业见习的步伐从未停息,20多年来有超过35万名青年参与了见习计划,从中走出的学员就业率超过了50%。
助年轻人一臂之力
就业,不只是年轻人自己的事。在实践过程中,政府部门就发现,青年人中有不少并不缺乏就业的欲望,但往往被各种门槛所拦,而这其中,“缺乏经验”和“眼高手低”是两大关键。对此,很多求职者也不服气,在他们看来,既然自己尚未进入职场,谈何经验,所谓的技能又从何而来呢?
就业见习,就能助年轻人一臂之力。记者了解到,所谓就业见习,是政府为提升青年就业能力,组织青年到政府确定的见习基地的特定岗位进行实践锻炼的一项就业准备活动。通过鼓励缺乏工作经验的未就业青年进入见习基地,在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见习锻炼,进一步帮助青年补上短板提升技能,增加其就业竞争力,从而缓解就业矛盾。
职校毕业后就待业在家的小王,毕业后几次面试均未成功。在社区老师的推荐下,他参加了徐汇区的青年乐业起点就业成长营,在成长营中了解了“青年见习计划”。职业指导师与见习服务专员充分沟通后,毕业于应用英语专业的她表示自己更倾向于从事文职类工作,在综合分析了自身情况,并经过多次培训后,小王被推荐至某专业工程建设单位的培训助理见习岗位,并且迅速适应了岗位要求。
20年来政策屡次升级
据了解,上海的“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始于2002年;2009年,本市推出了创业见习计划;2017年,又对见习政策作了大幅优化,将高校、中职院校的毕业学年学生纳入见习对象;2021年底,见习政策优化再次优化推出4.0版。而这一见习政策中,“学员推荐制”最为引人注目。此举措是继2017年将高校、中职院校的毕业学年学生纳入见习范围以来,本市就业见习政策的又一次重要升级。
“学员推荐制”推出之前,就业见习基地以实行市场化招录形式,对见习学员进行择优录取。部分就业能力相对不足的青年群体因此面临准入门槛较高的困境,难以获得进入优质就业见习基地参加见习的机会。为解决这一痛点,就业见习新政首次引入“学员推荐制”,由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基地见习岗位类型、规模等情况,统筹就业见习岗位资源,为区域内有见习意向的未就业青年推荐与其自身条件相匹配的就业见习岗位。对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荐的见习学员,见习基地原则上均应予以录用。
为进一步推动就业见习岗位招录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市就业促进中心还通过上海公共招聘新平台推出“就业见习”专区,将全市就业见习基地名录及在招的就业见习岗位全部公开。所有符合条件的青年都可直接登录上海公共招聘新平台,进入“就业见习”专栏,查看就业见习基地的行业属性、成立日期、经营范围、经营地址等信息。同时,也可查看该基地所有在招就业见习岗位的见习内容和招聘要求,并可直接填写简历、在线应聘、查看应聘反馈。
据了解,20多年来,本市已有超过35万名青年参与了见习计划,见习学员见习后就业率超过50%。这一举措为本市失业青年和毕业生提升就业创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创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不断提升岗位含金量
此次十部门的通知中就指出,要对就业见习岗位“多元募集、量质并重”,重点面向承担科技项目的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开发一批科研类见习岗位;面向制造业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技工院校,开发一批技术技能类见习岗位;面向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小微企业,开发一批管理类见习岗位;面向城乡社区组织、社区服务机构、基层服务平台和各类社会组织,开发一批社会服务类见习岗位,满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多元见习需求,更好发挥所学所长。
同时,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少于百分之一的比例,精心选取一批示范性的高质量见习岗位,集中打包推出,增强见习吸引力。
而在上海,就业见习岗位技术“含金量”也在不断提高中,其中既有适合高精尖人才的各种高技术含量岗位,也有适合各类技术人才的中技术含量岗位,从而为就业见习学员通过就业见习岗位锻炼工作技能,提高就业能力铺平道路。
目前,申城见习的高技术含量岗位主要分布在大型企业、研发类企业中,集中于前端Java开发岗位、软件测试岗位、计算机程序设计师、软件开发师、3D场景设计、大数据分析、微生物测试工程师、药物制剂及药物生产岗位、高级施工建筑技术人员、高级场景建模人员、工程师、精密制造等。
中技术含量岗位主要涉及船舶、汽车等制造业领域企业的生产岗位,卫生医疗领域的康复、护理、照护、药剂岗位,一般制造业领域数控机床、高级装配、检验技术岗位,化工行业实验室技术人员、化工制剂合成、试剂检测岗位等。
数据显示,从2017年见习政策调整至今,本市已累计发展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超过千家,见习单位中不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知名单位,涵盖了先进制造业、先进服务业、优质卫生医疗和人力资源机构等各个行业。在这些优秀企业见习,年轻人若是表现优异可直接转正留用,即使未能成功留用,也可帮助见习青年增长见识与才干,帮助其在求职路上“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