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我省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5.7万人,同比增加8.3万人。针对今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就业任务重的特点,我市将按照相关要求,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促进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及早就业。
8月至今年年底前,我市面向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登记的失业青年(包括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服务促就业 筑梦赢未来”为主题的就业服务攻坚行动。
精准帮扶
高频举办招聘服务活动
目前,我市对登记失业青年信息进行全面摸排,通过电话短信、上门走访等方式,逐一摸清个人信息、就业需求、帮扶状态,对未就业的做好记录,形成登记失业青年实名台账。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对有就业意愿的,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对有创业意愿的,提供项目、资金等支持,并推动创业孵化基地按一定比例向他们免费开放。此外,对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状态和服务提供及时登记、动态更新。
我市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2023届未就业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青年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实施“一人一档”“一生一策”精准帮扶,组织党员干部、服务机构开展结对帮扶,优先提供职业指导,优先推荐岗位信息,优先提供培训见习机会。通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长期失业青年提供实践引导、职业指导、就业援助,将他们请出家门,更多与社会接触,激发就业内生动力。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运用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
我市将持续更新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清单,明确政策内容、补贴标准、申请流程等,打捆打包推送至用人单位及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并将常态化举办毕业生等青年专场招聘,加密线上线下招聘,丰富行业企业专业专场、直播带岗等特色招聘,集中发布岗位信息,做到周周有招聘、时时有岗位;组织招聘活动进社区进园区,便利辖区内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求职应聘;每周至少举办1次专业性招聘活动,每月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招聘活动。
力量下沉
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我市将专业就业服务力量下沉,统筹利用基层平台、社区网点等资源,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提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对就业服务的感知度;将就业服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线上线下一体服务,提供招聘求职、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创业辅导等在线服务,更加便利青年享受服务;组织各级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广泛参与,为青年提供多元化、专业化就业服务。
我市还对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积极提供培训服务,大力开展新职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培训;鼓励企业对新招用的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开展学徒制培训,通过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适合企业发展和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此外,我市还将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监管,对虚假招聘、就业歧视、“培训贷”、隐私信息泄露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整治。加强政策法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将求职就业涉及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向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和用人单位广而告之,引导企业规范招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