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特别推荐 > 内容

上海实施“千人计划”成为推进转型发展生力军
作者:admin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12-04-14 浏览

  近年来,上海浦东新区以落实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为契机,着力吸引集聚和重点支持一批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高新学科的战略人才,共有六批60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其中创业类24人、创新类36人。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高端人才在“千人计划”人才战略的支持、激励下,已经成为浦东新一轮开发建设中引领创新创造、推进转型发展生力军。

  吸附资本 凝聚团队

  在浦东新区,“千人计划”人才自有资金往往并不太多,但技术和专利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和领先优势,使其在吸引创业投资方面具有超强吸附能力。

  据了解,“千人计划”人才创业企业平均每家吸引包括国资、民营资本、风投机构等天使资金股权投资达2.4亿多元。以研制智能电网微型纯光电智能传感器的舜宇海逸为例,2008年初,凭着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核心团队的信任和对新兴产业的高度敏感,浙江舜宇集团对“千人计划”人才韩小逸、袁海骏两位创业者的一个创意投入1750万元。目前,企业已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落户。

  浦东新区调查显示,“千人计划”人才创业企业中研发人才平均高达60%以上,硕博以上学历超过50%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专家认为,从企业低能耗、高增长的发展趋势看,“千人计划”人才显现出引领跨越发展的强劲爆发力。

  以电子商务公司“1号店”为例,从2008年刚刚起步到2011年上半年实现7亿元的营业收入,从“千人计划”人才于刚等创办人带着一纸计划书、仅有租赁的一间小办公室到企业拥有2000名B2C电子商务人才,“1号店”取得3年营收增长率192倍的骄人业绩。

  引领和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千人计划”人才具有引领自主创新的独特优势,并将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视为企业的生命线。

  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22位“千人计划” 人才调查显示,有11人拥有人均10项以上、9人拥有人均5-10项的国际专利;他们引领的企业至今已拥有国内批准专利336项,国外批准专利238项。从对20家“千人计划”人才创业企业的调查情况看,2010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都在15%以上,其中研发投入强度在45%以上的有13家。

  记者了解到,企业快速增长业绩和高增长潜力体现自主创新成效。以新能源产业为例,企业大都放弃太阳能电池等低端制造环节的重复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以研发突破和关键设备研制为主的自主创新高端路线。

  在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和设备研制上,“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项晓东博士创办益科博公司,创造和拥有了“模块定日阵”聚焦光热系统核心技术,以太阳能代替煤发电,并利用现有的火电厂发电,大规模应用时电价与煤发电相差无几;与光伏发电相比,解决了太阳能发电成本偏高和电池生产污染问题,目前已在海南建设示范应用的光热发电厂。

  由中央“千人计划”人才陈炯博士领衔的凯世通国际化创新团队,自主研发了用于太阳能光伏设备的离子注入机核心技术和集成技术,填补了国内研发空白。

  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记者在浦东新区了解到,中央“千人计划”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大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领域。

  其中,以集成电路设计、设备和材料为主的龙头企业,把中国IC产业带到世界一流高度;以生物医药为主的创新企业,是浦东国家级生物医药基地生力军;以新能源、文化创意、智能电网、云计算为主的企业,代表相关新兴产业的高新高端环节,引领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

  2008年,“千人计划”创新人才李力游作为展讯公司总裁兼CEO,引领展讯“二次创业”。目前公司芯片销售量占全球份额超过10%,跻身全球5大手机基带芯片供应商行列。

  中国集成电路核心材料研制企业——安集,以其在微电子化学机械抛光液、清洗液等关键材料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内率先实现商业化的高端IC材料企业。企业创始人之一俞昌博士,就是首批入选的中央“千人计划”创业人才。

  目前,浦东新区“千人计划”人才及其创业团队,正在让“中国创造”和“中国服务”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