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特别推荐 > 内容

各省市纷纷出台“人才特区”建设掀起“招贤纳士”热潮
作者:admin 来源:科学时报 日期:2012-04-20 浏览

  2012年以来,创新人才竞争非常激烈,为此,各省市纷纷出台针对“人才特区”建设的政策,争先恐后地在全国掀起一股“招贤纳士”的热潮。

  安徽:打造“合芜蚌人才特区”

  今年,安徽省将全面实施人才发展规划,推进“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

  安徽省出台《关于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人才特区的意见》,明确指出重点引进、培育100名左右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从事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转化重大科技成果的高端人才;加快实施“高端外国专家引智工程”,健全海外人才联络机制等。

  安徽省委组织部金春忠副部长介绍,对来试验区的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在办理工商注册、工作调动等方面将开通“绿色通道”。此外,这些人才还可凭借研发技能、管理经验等人力资本作价出资办企业。

  另据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徐根应介绍,目前试验区已有5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累计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2万多名,研发人员数增长了一倍。

  与此同时,试验区新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多个,新增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15个,量子通信、魂芯一号、高性能计算机等一批高技术成果均以高端和领军人才为依托。

  2012年,安徽省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111”人才聚集工程,引进培育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以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八大工程”;启动实施“外专百人计划”,打造“引智促振兴外国专家江淮行”活动品牌等。

  河北:启动三大“人才特区”

  河北省借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冀中南经济区之机,启动三大“人才特区”建设,在人才待遇、分配激励、创业扶持等方面,以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支撑河北经济发展。

  依托廊坊科技谷和燕郊开发区,河北将打造环首都人才特区。环首都人才特区通过接受北京产业转移和功能扩散,吸引聚集高新技术、休闲商务、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在河北构建高新技术和高端服务业人才高地。

  依托唐山曹妃甸新区,河北将打造沿海人才特区。沿海人才特区将建设临港现代重化工产业基地和发展海洋经济,吸引聚集现代港口物流、重型装备制造、钢铁、石化以及海洋生物、海洋医药等高科技高技能人才,构建蓝色经济人才高地。

  依托省会城市石家庄,河北将打造冀中南人才特区。通过吸引聚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以及文化、教育、商贸、旅游等专业人才,冀中南人才特区将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人才高地。

  河北省将通过规划导向和政策推动,在“人才特区”内选取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高层次人才密集机构作为“试验田”,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创业激励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为人才成长搭建特殊平台,提供急需的特殊服务。

  长春:推动“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实施

  近日,吉林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和长春高新区举行首批“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入选英才命名大会。高新区将累计投入945万元,对14名入选英才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自去年5月以来,长春高新区全力推进东北地区首个“人才特区”建设,深入实施“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吸引和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推动区域优质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长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纪工委书记杨俊良在会上介绍,高新区制定了英才计划项目评审及资金管理细则,组织筹建了“人才特区”项目评审专家库,开展“长白慧谷”英才计划首批项目申报评审工作。

  首批被命名的14位“长白慧谷”英才中,10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有6名外籍华人、2名外籍人才。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部分项目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今年,长春高新区“人才特区”建设将以推动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吸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充分发挥“人才特区”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深入实施“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努力把“人才特区”建成人才创新创业高地,为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宁波:3亿元打造创业型“人才特区”

  开发100名创业型人才、引进100个智力项目、建设100个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立100个企业技术服务平台、发展100个人才集聚企业未来5年,宁波杭州湾新区将进一步加大引才聚才力度,精心实施“五个一”人才工程,建立总额不少于3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全面打造创业型“人才特区”。

  在“五个一”人才工程中,杭州湾新区对落户新区创业发展的各类人才的奖励和扶持力度明显大于往年。如对海内外一流创业人才在新区开办企业,能引领产业发展,带来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对其实行“一人一策”的扶持政策,贡献特别重大的给予重奖。

  对企业引进或拥有的宁波市领军和拔尖培养工程、省“151人才工程”、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在上级给予科研经费资助的基础上,新区财政和用人单位相应再给予配套资助。

  除“五个一”人才工程之外,“安心工程”、“安居工程”、“激励工程”也同步实施,专门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初始创业开辟“绿色快速通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健全人才奖励制度,对获得各种技术奖项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各种奖励。

  从今年开始,杭州湾新区还将分批推出1000套人才廉租房,每年推出不少于2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供新区各类人才租住和购买,满足不同层次人才对住房的需求。

  截至目前,杭州湾新区引进的各类人才中有博士44名、硕士396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318名,中级职称1223名,留学归国人才124名,外籍技术型、管理型人才10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