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秋招季,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研究生举办了一场生涯规划课,不同领域的优秀校友以“过来人”身份,分别就深造读博、就业心得等分享经验、提出建议。
“面试时留给考官自信大方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应聘学校的文化、教学理念、岗位需求。”就职于上海某中学的毕业生康怡清的话,引发共鸣。
求职就业须得“谋事在先”,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校和学生的共识。如何引导毕业生“从长计议”,明确自我认知、明确职业方向,做好知识、技能、素养的准备?如何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丰富的活动、精准化的咨询,切实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让求职路少一分盲目、多一分从容?各地各校纷纷不断积极探索。
“职业体验周”“简历加油站”,生涯规划教育活泼生动
找工作,是迎合外界的期许,还是倾听内心的声音?面对日趋显著的求职竞争,该如何“修好内功”?9月5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睿信书院“时间里的咖啡屋”,一场特别的“生涯读书会”正在进行。10名本科生围坐一圈,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教师韩璞带领他们品读生涯发展经典书籍《做自己,还是做罐头》。
“调研发现,不少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如何规划存在困惑,但平时接触到相关知识的机会不多,与他人的深度交流也较少,容易局限在个人的想法里‘出不来’。”韩璞表示,在“生涯读书会”上,通过带领阅读、学习理论、聚焦问题导向、讨论与分享,每个人都很投入地参与其中,既贡献自己的想法,也吸收别人的智慧,大家都“收获满满”。
再不是一板一眼“讲概念”“话大道理”,生涯规划教育活动“换了面孔”,吸引了更多学子参与。
10月24日,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招聘大厅里人头攒动,这是“就业嘉年华”活动现场。来自各院系的硕士一年级学生参与了由逐梦探索、能力成长、实战达成、赋能未来等板块组成的11个体验活动,通过游戏、问答等个性化任务,了解生涯规划理论,探索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最后,还可以生成一份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报告”。
“西安交大已经连续八年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体验周’活动,旨在通过富有趣味的手段引导大学生沉浸式探索未来职业生涯。你看,‘穿越职场大迷宫’引导学生了解职场规则,提升求职信息收集能力;‘简历加油站’让学生切换到HR视角给简历评分,引导大家把握书写简历的要点;‘面试剧本杀’通过扮演面试官、应聘者角色,大家很快熟悉了结构化面试的思路。大家反响很热烈,报名人数接近2000了,第一天就来了700多人呢!”该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郑旭红介绍。
打开思路,增强本领,就业“矩阵”助力学生“谋事在先”
“我曾经以为,毕业后只能从事与专业所学‘强相关’的工作,如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但参与‘生涯读书会’‘生涯电影赏析’等活动后,一位学长分享他承担‘解决方案工程师’岗位工作的经历,让我一下打开了思路。”北理工徐特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2级本科生田明雨表示,“原来,‘技术范’的工作也有能让‘e’人(外向者)展现沟通、团队合作等优势的机会。今后我要多与老师同学交流、找机会去企业参观实习,探索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在这所学校,“生涯教育活动进书院社区、进宿舍”只是学校立体化全覆盖开展生涯教育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该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林骥佳告诉记者,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一对一”个体咨询、朋辈辅导和“摆渡学堂”系列职涯辅导活动,内容涉及自我认知、职业信息、求职技巧、生涯规划等类别,还开设多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供学生选择。
“大家要做的,是行动起来,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类资源,如参加选修课、预约职业咨询、参加指导活动、报名参与教育部主办的职业规划大赛等。”郑旭红表示,学校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等4门选修课,打造了校内外互补、专兼职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和朋辈指导员队伍,持续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职业咨询服务,还通过持续举办就业讲座、生涯体验周、创业实践大赛、全球治理人才训练营、“名企行”等活动提升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求职创业能力。
“面对就业领域的结构性矛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更为重要。”天津市教委学生处处长杨明表示,天津市通过市级统筹设计,每年组织近千场就业观教育活动,包括讲座、企业家入校座谈交流、优秀校友分享、企业参观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判断与自我定位,与用人单位需求更好衔接,达成“双向奔赴”。
学生如何提升生涯规划的系统性、可行性和针对性?郑旭红建议:“一是提高认识、尽早行动,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规划出切实可行的、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发展道路;二是脚踏实地、学以致用,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本行业内知识和前沿技术的学习掌握,把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学习深度融合;三是勇担使命、志在四方。如这次设计的职业榜样、‘英雄之旅’等体验活动,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树立远大志向,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这也是西安交大实施‘学生就业五个引领计划’的底层逻辑。”
聚焦难点,拓宽渠道,满足学生职业探索多样化需求
当前高校生涯教育存在哪些短板?
“一是起步较晚,缺乏系统连贯性,大部分学生初高中忙于读书,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探索,只有部分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在中学时期接触过生涯规划,导致很多学生初入校园时比较迷茫;二是实践性学习仍然偏少,缺乏对所学内容在实际工作岗位应用场景的了解;三是选修课覆盖面仍有待拓展,目前500多门的总课容量仍然偏小,尚未做到全覆盖;四是校企合作中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对于学生培养环节的介入也应该更早。”郑旭红分析。
郑旭红建议,为适应学生对前期规划、职业探索的更多需求,应加强大中小学生涯规划一体化教育,在学生初高中阶段就开展生涯启蒙,鼓励他们进行自我探索;拓展校企合作广度,让合作企业导师早些介入学生培养环节;政策引导国有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并引导其招收在读实习生;在培养方案中适当增加实习实践学分、细化相关要求。
“生涯规划活动走进书院社区、进宿舍,改变了过去学生有问题找老师的模式,老师主动来到学生身边,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林骥佳表示,今后会将职业生涯教育向低年级推进,除满足普遍性的需求外,还会结合学生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和年级层次,针对部分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缺乏、对自我和职业环境认知不足、存在迷茫焦虑情绪等个性化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实现职业生涯教育精准化指导和全面覆盖。
记者注意到,备受关注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校赛日前已经在多地拉开序幕。无论是本科低、中、高年级学生还是研究生都可以参加比赛的成长赛道、就业赛道,和同龄人一同展示求职素质与风采,与用人单位展开深度对话。
“下一步,天津将把职业规划大赛拓展到高中阶段,并通过‘津校招’公众号和‘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针对大学生关注的‘进入大学如何寻找人生方向’‘如何写一份好简历’等热点话题定期发布生涯规划指导文章、视频,打出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的生涯规划教育‘组合拳’。”杨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