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内容

江苏出台15条生育推动政策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日期:2025-02-21 浏览

          生育一头承载着家庭的幸福传承,一头维系着国家未来与民族的希望。2月20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江苏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并进行解读。此次措施聚焦群众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四个方面15条针对性政策,希望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让群众生育养育安心贴心,让生育友好可感可及,努力托起万千家庭稳稳的幸福。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发现,此次政策的一大亮点在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特别是在减轻经济负担方面,强调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确保更多家庭能够享受到生育过程中的医疗保障。根据新修订的《江苏省失业保险规定》,今年3月1日起,对女性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生育的,将一次性加发3个月的保险金。此外,去年7月1日起,江苏省已将13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和分娩镇痛等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以提升生育服务的整体质量。

          另外,生育补贴制度的逐步完善也使家庭得到更多照顾。前期,该省个别县区已经探索实施了生育奖励政策,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给予生育奖励和育儿奖励。未来,该省将在落实好国家生育补贴制度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加大补贴力度。

          在完善生育休假制度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优化生育假期成本共担机制,将企业支付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用补贴标准,在现行的对生育二孩、三孩补贴基础上,扩大到对生育一孩的给予50%的补贴。强调严格落实产假、延长产假、男方护理假、哺乳假、育儿假等制度及相关待遇。

          与此同时,《若干措施》突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围绕加强妇女儿童医疗服务、托育服务、儿童发展和保护提出了6条措施,为“最柔软”的群体筑牢“最温暖”的健康港湾,进一步加强了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到2025年,目标在5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涉农区)全部建设妇幼保健院,按照每千名儿童2.5张充实儿科床位。

          不仅如此,发布会上透露,在托育服务上,如今已经拥有超过36万个托位、普惠托位占比超过65%的情况下,为确保提供更优质的托育服务,政府还将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强支持。

          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中,“养”的支持是关键一环。《若干措施》在教育、住房、就业等多维度强化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优化幼儿园布局和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适应学龄人口高峰,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支持幼儿园提供寒暑假期托管服务。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通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给予契税补贴、优先配租公租房等方式,给予多子女家庭住房支持。为因生育中断就业的女性提供再就业培训。要求用人单位根据女职工需求配建母婴设施,鼓励用人单位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组织寒暑假期和课后儿童托管活动,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在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方面也做出了有益探索,提出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教育引导,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