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抓羊肉、牛肉面、八宝茶、油香……随着“吴忠厨师”劳务品牌的崛起,吴忠的美食招牌和经济活力越来越亮眼。近年来,我市创新打造“技能培训+品牌输出+创业扶持”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通过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培养体系,将传统烹饪技艺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全方位推进“吴忠厨师”特色劳务品牌提质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吴忠风味”样板。
自2017年起,吴忠市打造“吴忠厨师”劳务品牌,依托特色美食与早茶文化,引导组织餐饮从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六类人群参与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并于2022年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传帮带形式提升参训人员技能水平。
8年来,吴忠市引导20多家民营培训机构,组织1.6万多人参加技能培训,其中1.12万人进入宁夏特色餐饮机构就业,带动10万多人在宁夏餐饮业就业,务工收入超10亿元,培养出443名高技能“吴忠厨师”。
劳务培训点燃群众创业就业梦
在吴忠,不仅城区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参加“吴忠厨师”劳务培训,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踊跃参加。
4月9日,临近中午,同心县城北家宴婚宴厅的店主马芳在后厨里忙个不停:将切好的青萝卜、豆腐、木耳、粉条等依次放入锅中,加入酱油、食盐等调味品,开火让烩菜滚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同心汤碗就出锅了。
马芳和丈夫马玉录共同经营这家婚宴厅,生意一直不错。这里很多厨师都是曾经没有稳定工作的妇女。在该餐厅工作的李萍萍就是其中的一员,职业技能培训让她掌握了一技之长。“在这里我月收入能有5000元左右,成为厨师后再没去过别处,现在我生活有了很大改观,家里还添置了一辆新车。”李萍萍说。
尝到甜头的马芳每年都会让员工去参加培训。以前,她和丈夫经营小餐馆,也不掌握烹饪相关的理论知识,干起活来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现在店里经过培训的十多位厨师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
“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刀工、火候、烹饪流程都更加专业,做出来的菜味道更好,营业收入也随之提升了。”马芳说。
40岁的杨立娟,曾与丈夫在吴忠市利通区板桥乡蔡桥村经营农资店,年收入最高7万元,要供养一家老小,经济压力大。2021年12月,杨立娟到吴忠市恒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参加中式烹调师中级班培训。
如今,她经营着130多平方米的店面,除去每年房租等开支,年均收益约15万元。“刚开店时,调味品配比全靠自己摸索。参加培训后学到专业烹饪技术,菜品质量越来越稳定,还做出了特色风味,生意才逐渐稳定。”杨立娟说。
一锅一勺“炒”出精彩人生
餐饮产业的兴旺离不开雄厚的厨师队伍,更有赖于一代代传承和坚守的工匠精神,我市把“吴忠厨师”后备人才培养培训与推动区域餐饮业发展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相结合,面向社会、面向农村,开展厨师职业培训,为宁夏乃至全国输出更高素质的厨师。
4月8日早上8点,吴忠鲲鹏早茶美食体验馆后厨热气腾腾,面点师傅杨梅熟练地揉面、拉面,动作一气呵成。作为“吴忠厨师”特色劳务品牌的受益者,杨梅不仅掌握了面点技艺,还从一名普通家庭主妇成长为店里的技术骨干,负责新员工的技能培训和产品品质把控。
“之前在家闲着,自从参加了‘吴忠厨师’劳务培训后,我有了稳定工作,工资收入不错,我特别满意,现在也带了几个徒弟,很有成就感。”杨梅说。
从家庭厨房到餐饮门店,杨梅的转变正是“吴忠厨师”特色劳务品牌助力就业创业的生动案例。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吴忠厨师”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帮助上千名像杨梅这样的待业人员端稳就业“饭碗”,也让吴忠美食技艺得以传承和推广。
“我们与本地职业学校合作,定向向我们输送人才,学员结业后可直接来我们店工作,工资比普通厨师高20%。目前,已先后有20多名学员到我店工作。”吴忠鲲鹏早茶美食体验馆负责人王小红说。
依托特色饮食,近年来,我市大力扶持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中式烹饪、中式面点等餐饮烹饪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打造“吴忠厨师”劳务品牌。
因一场变故,我市青年何静独自挑起生活重担,四处打零工。后经朋友建议,她参加了“吴忠厨师”劳务培训中式面点师初级班。结业后,她顺利在早茶店担任面点师,月薪3500元,还有时间照顾孩子。“很幸运能参加‘吴忠厨师’劳务培训,让我点燃了对生活的希望。”她感慨地说。
“80后”王静雯创立的宁夏翔宇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主要承接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等初级班培训业务。2024年学校开办两期培训班,每班50人,每人1000元学费均由市人社部门补贴。“从学校结业的中式面点师,就业途径多样,有的在中餐店、早茶店担任专职面点师,有的自制面点向餐饮门店批发配送。”王静雯说。王静雯还借助微信群开展“校企合作”,群内有学员和近50家宁夏餐饮店负责人,一旦有招工信息,就帮忙对接学员。
“经过培训后,结业的中式烹调师大多前往中餐店或烧烤店,从配菜师做起,逐步晋升为炒菜师傅、主厨,每晋升一级,月薪也渐涨,最高可达1万多元。”王静雯说。
大师工作室成为烹饪高手的摇篮
4月8日,在吴忠市食名轩饭店明珠路店后厨,中餐部主管李小虎手持刻刀灵巧地雕刻萝卜,不一会儿,萝卜变成了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
李小虎正是“吴忠厨师”特色劳务品牌培养出的典型代表。几年前,他通过参加政府补贴的厨师培训班,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烹饪基本功,更找到了人生职业的新方向。据了解,吴忠市食名轩饭店明珠路店与市人社局合作建立了“实训基地”,像李小虎这样的技术骨干都会定期授课。
“我们联合市人社局开办了专业烹饪培训班,学员结业后可到我们餐厅工作,改变了过去单打独斗难生存的局面。在‘吴忠厨师’劳务品牌的影响下,我们的客流量快速增长。”吴忠市食名轩饭店明珠路店大堂经理马百强说。
目前,吴忠市餐饮饭店协会有129家会员单位,其中20多家为传承至第二代或第三代的宁夏特色餐饮“老店”。以吴忠民族饭庄为例,其在20世纪90年代民营化改制,现有厨师团队68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
48岁的杨国涛是民族饭庄唯一拥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的厨师,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多次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并获得了多项大奖。2022年,杨国涛与返乡创业青年沈培亮合作,依托宁夏晨华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成立杨国涛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中式烹调师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技能培训。去年,高级工班近100人参加,27人取得证书;高级技师班招收近20人。
“大师工作室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研发活动,重点解决了烹饪技术工艺革新的难点,努力成为促进企业创新与攻关的平台。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也进一步擦亮了‘游在宁夏吃在吴忠’的金字招牌。”杨国涛说。
25岁的马凯在民族饭庄工作8年了。去年,他在杨国涛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接受培训后,考取中式烹调师技师职业资格证,月薪从3000元涨到7000元,还获得更多业务学习机会。
今年,我市将依托“吴忠厨师”“同心汤碗制作师”等特色劳务品牌,开展中式烹调师等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提升餐饮业技能人才就业能力;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发掘培养高技能厨师人才;坚持技能储备、服务就业导向,精准对接餐饮市场需求,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推介有效衔接,做好劳务培训的“后半篇文章”,为餐饮业技能人才推荐适合的就业岗位信息。
“相比‘吴忠厨师’劳务品牌创建初期,近两年参训学员越来越年轻,学习目标与就业规划更明确,就业创业内生动力更足,稳岗率更高。”吴忠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学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