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正午时分,四川成都简阳市河东新区松林路与雄州大道交汇处的“快递小哥之家”职工驿站内,饭菜香与谈笑声交织成温暖的旋律。身着各色工装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围坐于桌旁,有人悠闲品茗,有人将饭盒放进微波炉。
“夏天有解暑汤,冬天有姜枣茶,手机没电随时充,饭盒凉了能加热,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环卫工人杨大姐一边热饭一边竖起大拇指。作为全国最美驿站之一,这里不仅承载着她每日三次的短暂休憩,更镌刻着无数暖心瞬间。
近年来,简阳市总工会以驿站为纽带,化身“老大哥”“娘家人”,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起“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矩阵,精准破解新就业群体“吃饭难、休息难、充电难”等急难愁盼问题,让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充满民生温度。
不仅是歇脚地,更是“充电站”
推开驿站大门,微波炉、充电插座、应急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一杯热水、一处歇脚地、一份关怀……这样的温馨场景,在简阳68个工会驿站里持续上演。
目前,简阳市已建成68处工会驿站、5个心灵驿站,其中,2个获评“全国最美工会驿站”,5个获评“省级最美工会驿站”,5个职工驿站实现24小时不打烊。并对已有的100余处“职工之家”、户外劳动者“15分钟之家”等服务阵地升级赋能,增设微波炉、电冰箱等设备,设置“爱心茶铺”,形成“冷有暖气、热有凉风、渴可饮水、累可歇脚”的全天候服务网络。
“这里不仅是歇脚地,更是我们的‘充电站’。”上完工会联合家政企业开展的“驿站技能微课堂”后,网约车司机刘师傅难掩兴奋地展示手机里的收纳师课程笔记。每月一次的免费培训,涵盖家电清洁、收纳整理等实用技能,让劳动者在“歇脚”时也能“蓄能”。“以前等单只能刷手机,现在能学手艺能接活。”刘师傅算了一笔账:学会空调清洗后,月收入将增加近千元。
户外劳动者的“暖心补给站”
3月23日,简阳沱一桥下的金水街社区蓉颐食堂正式试营业,这座由简阳市总工会联合社会力量打造的公益食堂,首次将闲置房产转化为户外劳动者的“暖心补给站”。通过每日两个时段的免费供餐服务,为环卫工人、外卖骑手等群体送上党委、政府及工会组织的关怀。
13:30,快递小哥小王推门而入,径直走向免费就餐窗口,打了一份热气腾腾的饭菜。“以前午休时只能啃冷馒头,现在能吃上热乎饭,党委、政府和工会真是把咱记在心里了!”
食堂每日开放,精准覆盖户外劳动者午休与交接班时段。这一创新模式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让关爱触手可及。食堂与职工驿站联动,就餐者可免费借阅书籍、使用无线网络,真正实现“吃饭有热汤,歇脚有书香”。截至目前,该食堂已为环卫工人、外卖骑手等免费供餐4284人次。
美好理发券、冬至羊肉汤、公益体检车、驿站法律角……简阳工会服务的幸福链条不断延伸:4284份热饭,8万余人次后勤保障和免费服务,2000余次公益理发,为3614名新就业群体免费体检、送保险……这些数字背后,是简阳工会服务的精细化治理。
“未来我们将根据户外劳动者及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增设新服务,提升职工驿站服务的可及性,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感受到简阳这座城市的尊重与关爱。”简阳市总工会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