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跌跌撞撞的职场初体验:从生涩到成熟的必经之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期:2025-07-11 浏览

           进入7月,刚刚告别“象牙塔”的大学毕业生,正陆续迈进职场大门,开启人生的崭新篇章。

           全新的生活里,既有扑面而来的新鲜感,也充满着无数的未知和挑战。有人刚庆幸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又开始困惑如何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有人在持续尝试中逐渐明晰兴趣所在,又要为抵达适合自己的职场坐标而努力……

           边实习,边择业

           在不少毕业生眼里,“边实习,边择业”是认识自我、找准定位的有效策略。

           郭睿喆是一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今年5月,离开学校前,他已经拿到了海南一家科技公司的录用通知,并以实习生身份提前开启了职场生涯。这份工作主要与大数据开发的业务相关,对于郭睿喆来说,许多基础知识和软件应用技能都需要从零开始学习。

           两个多月后,他顺利拿到毕业证,原本准备按计划转正,却意外收到一家事业单位的面试通知。犹豫再三,郭睿喆决定“搏”一把,放弃已经到手的Offer。因为这段时间下来,他发现自己更倾向于“既需要和人打交道,又能依托一定技术”的工作。上述科技公司的岗位属于纯技术岗,每天只面对电脑,几乎不需要与人交流,并不适合自己。

           此前,郭睿喆还尝试过线上辅导、组织宣传等跨度较大的实习岗位。他很感谢这些经历,不仅使其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也慢慢明确了自己求职的方向。如今,他一边等待事业单位的面试结果,一边找了份银行的暑期实习。

           大学时就读于人力资源专业的白薇,毕业之前面试了几个专业对口的工作,感觉都不太满意。她目前从事新媒体运营相关工作,未来也计划继续在这一行业深耕。她认为,第一份工作没必要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要找一份能锻炼人、对自己有提升的工作”。

           在研二的第二个学期之前,秦诗雨没有任何的实习经历,对于未来想要从事的工作也没有明确规划。后来,她先后进入多家公司实习。几番对比让她意识到,自己更青睐氛围相对年轻化的企业,此后便把目标锁定在互联网、科技和游戏类等公司。

           攒经验,处关系

           经过3个多月的实习,秦诗雨最近完成了从实习生到正式员工的转变。用她自己的话说,这种身份的转换,使得“工作难度和压力都直线上升”。

           眼下,秦诗雨正在负责一个和国庆节假期促销相关的项目,这让她感到实实在在的压力。在之前的实习阶段,她只需要完成一些零散任务,“有人帮忙顶着,不需要操心太多”。更关键的是,实习期还有同事专门带教,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请教,而现在只能靠自己。

           不过,和经验欠缺带来的压力相比,更让秦诗雨感到困惑的其实是人际关系。在她看来,同事之间工作技能的差异并不显著,真正的考验反而在于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转正之后,秦诗雨明显感受到,尽管和同事们表面上依然像过去那般相处,但彼此间悄然产生了一定竞争关系。“面对工资和晋升时,大家难免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竞争意识”。她发现自己依然难以摆脱学生思维,处事不够老练和成熟,总习惯“一是一、二是二”地直来直去,甚至因此吃过亏。

           秦诗雨把同事关系和同学关系进行了比较。她认为,同事关系是一种全新的、此前生活中从未有过的关系类型,它不像同学关系那样纯粹,“需要在保有部分真诚的基础上,再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促使她思考:应该与同事保持怎样的距离,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该说。

           接受采访的职场新人,几乎都提到了“人际关系”这一关键词。他们普遍认为,不管是同上级领导搞好关系,还是与身边同事“打成一片”,都尤为重要。这不仅决定着能否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对能力提升也起着关键作用。

           多调节,求外援

           回想起之前的职场经历,郭睿喆最大的感触是,“工作后总感觉一天时间过得特别快”,仿佛没有自己的时间。有的时候,还要把工作带回家里继续完成。为此,每到周末,他都会约上朋友外出放松,聊聊最近的生活状态,互相倾诉心声。他说,这是自己调节和“充电”的方式,为下一周的工作积蓄能量。

           对于平衡工作和生活,毕业一年的梁煜感同身受。这一年里,他辞去了一份加班严重的工作,换了一份固定时间上下班的新工作。他感觉自己的心态变得平和,“从只关注工作本身,转变为也注重工作之外的生活”。他养成下班后打羽毛球的习惯,一方面通过运动保持良好的体态和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借此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期待通过运动接触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的人。

           秦诗雨则选择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她所在公司为员工提供了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去沟通和交流。心理咨询师虽然不会明确告诉她应该如何去做,但会鼓励她不用着急,要在与同事的相处中慢慢摸索合适的方式。心理咨询师还重点提醒她:“怎么处理和第一个同事的关系,往往就会成为未来对待同事关系的范本。”

           受访的职场新人大都能深切体会到“主动”二字的分量,并且感受到工作和上学大不相同。读书时,如果有门科目考砸了,老师会主动关心,询问最近怎么了;但是在职场上,如果事情出错了,需要自己承担责任。因此,新人尤其需要主动寻求帮助。就像秦诗雨所说:“很多新人,包括我自己,刚开始都比较害怕与人沟通,也不太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你不说,别人就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你。”

           (应受访者要求,白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