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教师新闻 > 内容

防灾减灾教育仍薄弱 防灾不应只是开学第一课
作者:admin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2-09-06 浏览

  记者多地调查发现,防灾减灾教育培训仍薄弱

  防灾不应只是“开学第一课”

  每到开学之时, “开学第一课——防灾减灾教育”这样的新闻总会不断见诸报端。 

  8月29日,北京市消防局联合石景山区教委组织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校长的消防演练,活动以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现场测试使用灭火器、利用床单逃生等。 

  政府主导的演练覆盖人群有限 

  石景山区的此次演练,虽然参加的校长和老师几乎都在自己学校接受过消防教育,不过,记者注意到,在具体实践中,还是有人手忙脚乱。一位参加演练的老师表示,不实践很难掌握消防技能。 

  许多防灾减灾知识都是通过书本、课堂传达,局限于理论层面,而演练是体验式教育,让民众亲身感受身边的危险,将知识、意识转化为技能。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工作指导中心主任金辉认为,演练能最有效地帮民众获得防灾技能。 

  本报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提到防灾减灾,地方政府更多谈及应对措施,对教育培训不够重视,而在曾经发生过重大灾害的地区,重视程度会高出许多。 

  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全省举行了防灾救灾大演练,在此之前,各地市也曾陆续开展单科目、小规模的桌面推演和演练,不仅针对地震,也包含泥石流、山洪等常见地质灾害,同时,也会以定期讲座等形式对居民进行培训。 

  专家认为,政府主导的防灾减灾教育参与对象多为学生等易被组织人群,但是成人尤其是流动人口,因相对分散,这样的教育活动就很难有效覆盖。 

  中小企业对防灾减灾教育没概念 

  多年前,在首钢长治分厂曾发生一起案例:在厂间,因钢花迸溅,三人背部同时被钢水溅中,其中一人立马选择脱掉衣服,结果只受了轻伤,在厂里医务室包扎即可;另一人立马趴到地上,保护身体正面,结果50%烧伤;第三人看到不远处有水池,想跑过去,结果一跑动反倒助燃,烧伤90%,送到北京治疗,最终身亡。 

  在北京红十字会,记者碰巧遇到前来签合同的首钢红十字会人员,他们购买了红十字会的防灾减灾等安全教育项目,将其纳入企业培训。首钢红十字会的周丽君说道,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前只着重安全生产教育,现在把应急逃险避难、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同样纳入安全教育。在周丽君看来,这些教育培训短时间很难看到明显的价值,不过长期的作用不容忽视。 

  金辉介绍,目前认识到防灾减灾教育重要性的企业还只是极少数,只有小部分国企或较为正规的企业有所行动,而对吸纳大量就业的中小企业来说,则几乎完全无此概念。 

  媒体更应关注如何避免灾难再发生 

  广东省各地级市今年向公众免费分发了《你准备好了吗——广东省应急知识宣传手册》,32开大小,100余页,以图文形式介绍应急知识。 

  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四川省将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居民作为主要对象,发放“地质灾害明白卡”,有详细的避险基本知识、逃生路线、临时安置点,还有检测员、村委会主任、卫生院的联系电话。居民也自发地以比较通俗的形式,如顺口溜、儿歌等对相关知识进行传诵。达州市宣汉县清溪镇白鹤村的农民符必寿,学会了涂油漆、贴纸片、插桩等多种简易方法监测地质灾害。成都市青白江区人和乡南岳村村民张国良会熟练地背诵读小学的孙子教他的防灾顺口溜。村民们真正成为避灾的主体,原有的临危避险经验升级为预防避让,因此,在四川近期几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重大伤亡。 

  除了政府推广,在专家看来,防灾减灾教育媒体的力量不容小觑。此前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66%的人是通过媒体的灾难报道获得防灾减灾知识。专家表示,每一次重大灾害发生,都会引起公众担忧,此时获取防灾减灾技能的需求也将高涨,作为媒体,就不仅要关注灾害本身,更要关注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