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求职指南 > 内容

“先签字后补填”的空白劳动合同,有效吗?
来源:工人日报微信 日期:2025-10-10 浏览

          为规避法律责任

          某些公司采取要求员工签署空白合同、

          擅自变更工作内容或劳动条件等违规操作

          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2022年5月,阿强入职一家公司担任消防监控员,双方约定月工资4100元,包含基本工资及加班补贴。

          入职时,公司在未告知具体条款的情况下,要求阿强签署空白劳动合同及补充协议。

          2024年1月,公司以业务调整为由,要求阿强兼任被裁撤的巡逻岗工作。

          阿强认为,自己的工作量增加,公司未缴社保且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遂在2024年1月31日向公司发送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并申请主张公司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加班费等合计12万余元。

          “签订劳动合同时,公司提供的合同文本除打印部分外均为空白条款。”阿强表示,签约时,公司以“公章遗失”“应付检查”为由要求其先行签字,并承诺后续补填内容与口头约定一致。但实际履行中,公司单方面在空白处填写的工资构成、工作内容等均与约定不符。

          法院审理

          法院审理认为,某公司虽提交了双方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但根据阿强提供的微信记录,能够反映阿强本人未持有合同及双方当时签订的是空白劳动合同的事实。

          一审法院判决阿强与某公司2022年5月12日至2024年1月31日存在劳动关系,公司支付阿强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7952元、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35929元。

          某公司不服故提起上诉。

          二审期间,该公司提交了与阿强签订的劳务合同一份,用以证明双方已建立劳动关系,且与阿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里的内容并不相符,故不应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

          二审法院审理认为,劳务合同的签订时间为2022年5月4日,与阿强入职公司的时间并不相符,亦不具备劳动合同其他必备要件,无法证明双方实际签订了有效的劳动合同,最终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企业应依法用工,杜绝空白合同,不得要求劳动者先签字后补填,否则可能被视为未签订合法劳动合同,承担二倍工资赔偿风险。同时,调整岗位、薪资等重大事项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单方变更可能构成违法调岗。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签订劳动合同前,一定要认真协商、慎重对待,尤其要核实清楚涉及个人权益的重点条款,这是对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劳动者应强化维权意识,签约时注意核对条款完整性,当遭遇空白合同时,劳动者可拒绝签字,或要求当场填写完整并留存副本,已签署的应第一时间拍照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