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湖北恩施州总工会创新推出“工会+”服务模式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日期:2025-10-28 浏览

           夜幕下的湖北省恩施州工人文化宫,灯火辉煌。琴声悠扬、歌声婉转、书声琅琅,在微凉的秋夜里交织出格外温暖的图景。孩子们有的伏案练字,有的在球场挥汗如雨。吉他课教室里,下班后匆匆赶来的恩施农商行职工李书征正认真地看着老师演示分解和弦,她身子微微前倾,一边听节奏一边用另一只手在腿上跟着比划指法……类似的场景每日都会在恩施州工人文化宫上演。

           近年来,恩施州总工会以工会阵地为载体,整合文旅资源、优化培训体系、健全调解机制,创新推动“工会+”模式落地见效,更好地服务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贡献工会力量。

           “工会+旅游”将网络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每天清晨,全国劳动模范谭桂英的抖音号都会准时“开播”——恩施大峡谷的绝美风光与浓郁土家族文化,通过镜头传遍全国。她不仅以短视频让大峡谷成为全国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更通过直播带货为当地众多宝妈开辟了增收新路,让她们的生活悄然改变。

           作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恩施大峡谷是恩施州旅游的核心名片。近年来,恩施市总工会围绕大峡谷景区,重点打造“峡谷驿家”服务体系:依托景区内的工会职工之家、2个司机之家、1个劳模工匠工作室,以及17个“轿业背篓爱心补水点”,为游客、大巴司机、导游、旅游主播等群体提供精准服务,为恩施州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4年,恩施市总工会以“峡谷小新”劳模工作室为载体,在大峡谷内创建服务阵地。王先慧本是工作室的一名职工,但在谭桂英的带动下,利用休息时间兼职导游。通,过系统的教学,她逐渐掌握了如何用手机进行直播,靠售卖景区门票、土特产等,年收入增加1万余元。

           “有电视、有热水,这里的服务很舒心!”10月15日,大巴司机张静在景区门口的“司机之家”歇脚时感慨道。为了让司机朋友在等待游客时有一个更好的休息场所,恩施市总工会打造了司机之家,让远道而来的司机朋友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同样在景区内,恩施市总工会选取了17家商户沿山路设置“轿业背篓爱心补水点”,为景区内的轿夫、背篓工提供热茶、凉水与遮阳避雨的地方。

           如今,依托“峡谷驿家”模式,恩施市总工会已整合全市疗休养基地、工会驿站资源,织密职工服务网络。在鹿院坪、梭布垭石林、女儿城等热门景区,工会驿站已成为职工与游客信赖的“暖心支点”。

           “工会+特色产业”将产业工人培养为产业专家

           “我们一直围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开展工作,核心是通过技能型人才培养、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服务恩施茶产业发展。”恩施州农业科学院硒茶学院(以下简称“硒茶学院”)院长何洁向我们介绍道。2023年10月,该院被恩施州总工会命名为“恩施州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

           该院依托恩施州农业科学院的现代化场地与设备,硒茶学院共建共享8600平方米实训基地,配备茶艺、评茶、制茶3个职业(工种)实训所需的完整设施,为技能培训提供坚实保障。

           通过参加当地人社+工会共同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硒茶学院已逐步构建起一条“培训+竞赛+认证+就业”全链条模式,目前已和百余家茶企形成人才输送链,培养了2位“荆楚工匠”、12位“湖北省技术能手”,国家一级高级技师102人,国家二级技师49人,国家高级茶艺师、评茶师、茶叶加工工200余人。在学院的荣誉墙上,国家一级评茶技师黄坤、湖北省农业技术能手欧阳章建等人的名字格外醒目。

           硒茶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恩施州总工会的精准助力。平台建设上,指导学院创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州级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整合资源夯实发展基础;人才培育上,推动何洁、李昌菊获评荆楚工匠与省州劳模,支持罗杰获全国茶业技能竞赛金奖并推荐参评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还助力何洁获评特级技师,持续激发人才活力;服务拓展上,协调举办鄂尔多斯产改培训班,组织“劳模进校园”活动,联合开展“弘扬劳模精神・学习硒茶文化”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学院的辐射力与培训实效。

           “工会+N”化解矛盾纠纷

           “特别感谢工会等部门的付出,让我获得了3万元赔偿款。”近日,家住来凤县的余某对宣恩县总工会联合相关部门的上门调解服务连连称赞。10月11日,余某曾因与公司无法就“工伤赔偿”达成一致意见,向宣恩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递交了仲裁申请。

           考虑到余某居住在邻县、企业需维持正常生产,工作人员在征得企业同意调解并放弃十日举证期限后,决定打破空间限制,组建由仲裁员、工会干部、法院工作人员及法律援助人员组成的速调团队,开展“入企上门调解”。这场在涉事企业车间旁开展的“圆桌协商”,经过4小时的耐心沟通后,双方终于达成共识:企业共计支付余某工伤赔偿款9万元,当日先支付3万元,剩余6万元于2025年12月31日前结清。

           近年来,宣恩县总工会依托“入企服务+多部门联动”模式,快速响应、前置介入,最大限度缩短调处周期,推动劳动争议化解从“被动仲裁”向“主动疏导”转变。

           在建始县,当地创新推出“人社+工会+法院+N”等调裁诉审对接工作室,创新“656”调裁诉审衔接工作新模式。该模式整合了6类基层调解组织,建立人社、工会等5部门无缝衔接机制及5项配套制度,同步推出“快调、快立、快裁、快执、快结”6快渠道,将矛盾化解在源头。近两年来,调解成功率超80%,涉及金额1119万元,惠及近百家企业的3000余名职工。与此同时,建始县还利用“评理说事”调解机制与“书记听我说”微信小程序,将调解网络延伸至全县179个村(社区),以全方位、多层次的纠纷化解体系,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问题解决途径。

           此外,恩施州总工会还积极协同州内相关部门打造“恩BA”篮球赛。经过3年的发展,该项赛事已成为恩施州一大名片,线上线下累计吸引超20亿人次关注。2025年前8个月恩施州接待游客及旅游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4.49%和27.94%,赛事相关产业已直接或间接带动3000余人实现就业,吸引28名恩施籍人士返乡创业,并与6家外地企业达成投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