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出生的翁士明,曾担任11年民办教师。1985年分配到市实验小学后,他开始了“天天与孩子打交道”的学校大队辅导员工作。在担任辅导员的6年间,他和学生们一道布置队部,出版队报,建立“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鼓号队”,开展“红领巾保护母亲河行动”、“红领巾防火行动”。寒暑假,他带着学生们参加夏令营、冬令营。由于学生年纪小,他这个带队老师就得既当爹又当妈。为了少先队的工作,他常常在节假日加班,无法陪伴自己的女儿,不能为爱人分担家务。
期间,他创作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组歌”全文刊登在中国少年报上,组织编排的这一大型历史歌舞剧,作为建队四十周年献礼片专题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在全国少先队组织里激起强烈的反响。他组织开展的“渔乡风情体验营活动”、“文明小使者三·五行动活动”、“我为小康做准备”等20多个少先队教育活动被评为省级金奖活动。
回忆起那段时期,翁士明说,辅导员工作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与时间才能做好。那时,为了能把少先队活动开展好,他经常牺牲业余时间,就算下班后走在路上都会想着如何创新活动主题和方式。
1991年,调入市青少年宫担任主任,翁士明在新的岗位上提出“以青少年宫为阵地,为少先队事业的发展铺路架桥”的思路。他多方集资建设好青少年宫,让青少年宫成了雏鹰练翼奋飞的集合地、出发点,成为辅导员的联谊点,动力源。这些年来,他与市少工委工作人员跑遍了全市各中小学,建立了10个雏鹰行动活动示范学校。市青少年宫曾获得 “全国雏鹰行动达标基地”、“全国先进青少年宫”称号。
2009年退休后,翁士明被聘任为莆田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莆田市青少年宫顾问,依旧不辞劳苦地为校外教育、少先队教育做奉献。
“少先队也是一门教育学科,需要全面系统的研究。”翁士明对此深有体会。今年,由他主编的12万字《莆田市少先队先锋行动队本教材》出版。这本书是他废寝忘食花费了3个多月编撰的,这个暑假,他拿着自己主编的教材为全省的辅导员进行培训讲课。他说,退休了还写书开讲座,是希望薪火相传,将自己积累了几十年的工作经验传递给下一代辅导员们。
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岗位工作,翁士明践行了“在自己站立的地方深挖下去”的决心,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先后获得特级教师、全国首届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