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是2025年的“重庆农民工日”,活动主题为“暖心服务农民工 川渝共筑幸福城”。自2007年设立以来,重庆已连续19年在“重庆农民工日”举办系列主题活动。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纵深推进,“重庆农民工日”逐步扩展至“川渝农民工服务周”,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围绕农民工就业、返乡创业、权益维护等重点工作进行服务协作,开展招聘对接、家政培训、驻外劳务机构维权服务等合作,积极为两地农民工办实事。
活动现场,招聘对接服务区汇聚100余家川渝优质企业,涵盖现代制造、物流运输、食品加工、家政服务等多个行业,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之前在广东干活,现在能在家门口找到月薪6000多元的工作,还能照顾家人,实在太好了。”来自本地的农民工黄强与重庆市长寿区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达成初步意向。
“在人社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开发适应不同技能水平的岗位,从现代化的种养殖管理,到农产品加工、电商销售、乡村文旅服务等,已累计带动超1500人实现就近就业。”重庆市长寿区返乡创业农民工刘鸿说。
服务周期间,各项举措精准落地。在专场招聘方面,川渝两地将举办200余场现场招聘,并同步开展线上求职对接,预计发布6万余个就业岗位;在技能培训方面,将农民工纳入“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重点支持群体,根据农民工求职意愿,组织其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在创业扶持方面,充分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作用,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场地支持,解决资金问题;在“新市民”服务方面,人社、司法、工会、公安等部门联动,开展社区义诊、法律援助、现场咨询等活动。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谢礼国提到,全市人社系统将持续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围绕劳务品牌、以工代赈、帮扶车间等领域,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让广大农民工实现“求职不必往外走、就业就在家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