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总工会2025年“三送三进”(即送理论、送文化、送温暖,进项目、进企业、进工地)最后一场慰问演出活动收官。
从盛夏到深秋,这项活动以“点亮工人文化宫”为主题,今年累计举办100场慰问演出,覆盖全省11个市的重点行业和领域,以寓教于乐、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绘就了一幅“工会温情暖基层、文化赋能促发展”的生动画卷。
从2021年启动至今,“三送三进”慰问演出活动累计开展500场演出,吸引线下50万余人、线上300万余人次参与其中,已经成为山西省总精心打造“大宣传”“大思政”工作品牌,以及全省各级工会开展“关爱各业职工 工会在行动”活动的重要内容。
让工人文化宫里有文化
6月4日,“三送三进”活动首场慰问演出在晋中市工人文化宫举行。近年来,晋中市工人文化宫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活动,精心打造“劳模港”“爱国主义影视教育基地免费观影”“文化艺术培训”等职工文化品牌项目。
“我们将首场慰问演出安排在工人文化宫,就是要突出‘点亮工人文化宫’主题,让文化宫里有工人,让文化宫里有文化,使工人文化宫真正成为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前沿阵地。”山西省总有关负责人表示。
阳泉市工人文化宫创新推出“职工点单—工会派单—文化宫接单”服务模式,精心打造“工韵聚力”“艺彩绽放”“乐活空间”等6大服务品牌。在今年8月下旬“三送三进”慰问演出时,该文化宫组织广大职工观看演出,还自编自导自演节目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展现阳泉职工文化活动的深厚底蕴。
近年来,山西省总出台经费支持政策,引导推进全省市、县工人文化宫建设取得跨越性成绩。一座座新建的工人文化宫拔地而起,一座座危旧工人文化宫通过改造提升旧貌换新颜,成为各地职工文化活动的新地标。
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
在一场场“三送三进”慰问演出现场,相声《劳动号子》、歌曲联唱《工人的歌》带领现场职工群众沉浸在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中;音乐剧《产改新事》通过反映新时代产业工人成长成才之路,生动展示了各地深化“产改”取得的积极成效;原创情景表演唱《工会好》以明快的节奏,诠释工会组织履行维权服务职责的生动实践……
“我是个普通工人,和大家一样,每天和机器打交道……”在长治市屯留区工人文化宫“三送三进”慰问演出时,山西省劳模、屯留区源顺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技术员马金虎拿着话筒走到舞台中央,讲述自己如何从一名普通技工成长为省劳模的经历。
结合“三晋工匠”年度人物、“新时代最美劳动者”等工会品牌工作,“三送三进”活动邀请劳模工匠、最美劳动者、道德模范上台,讲述自身经历和奋斗故事,让慰问演出的舞台成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课堂。
近年来,山西省总精心打造的“大宣传”“大思政”工作品牌,广泛组织劳模工匠宣讲队走进企业车间班组,分享人生奋斗道路上的励志故事。山西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梁敬华说:“劳模宣讲让理论‘火’起来、让实践‘热’起来、让思政课‘暖’起来,真正实现了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盛夏时节,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火热繁忙的建设现场,山西航产集团职工自编自导自演的舞蹈《同心远航》,以T3航站楼的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变换的工种与充满活力的舞姿,展示了满怀希望、勇开新路的全新风貌。
今年,“三送三进”活动不仅送文化节目,更注重“种文化”,激发职工的文化创作热情。中条山集团职工自编自演的红色情景剧《你记得我,我就活着》,通过穿越时空的对话形式,深刻诠释了革命精神,加深了职工对民族大义的认同与传承;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香源煤业职工演绎了红色剧目《以信仰之火照亮时代征程》,生动展现了信仰的力量,强化了职工对初心使命的理解与践行……据了解,今年的“三送三进”演出,基层单位排演了60多个特色节目。
此外,“三送三进”慰问演出团还根据职工需求提供“订单式”服务。在和顺县“七夕”职工集体婚礼专场,青年歌手张琳琳献唱《忠贞》,将深情的旋律与贴近生活的歌词巧妙融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相声《欢声笑语》巧妙融入中药知识,传统相声《同仁堂》的经典贯口响彻礼堂,引起现场师生的强烈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