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中的标志性建筑——钟楼。
蔡元培先生题词的“开校纪念碑”。
学校当年的体操课。
她从晚清中走来,初名崇文学堂,虽数易校名,但始终立于教育前沿;她地处南京秦淮河畔,孕育平民阶层,具有质朴品质、草根精神;她秉承“求真”传统,以笃行为准则,培养出院士23名,名嘴孟非、明星梅婷、世界冠军王海滨等行业精英都是她的门生……2012年10月28日,南京一中将迎来她的105周年华诞学术活动。来自学校的一封“家书”,唤起了无数一中人对母校的深深眷恋和无限感恩:坐坐当年坐过的长椅,摸摸沉淀了岁月痕迹的墙壁,见见乐群敬业的恩师,执手情同手足的同窗,无论你现在是德高望重,还是平凡普通,一中邀请你“回家看看”
崇文学堂 1907-1910
思益学校 1903-1910
公立两等小学(崇文 思益合并) 1910-1912
江宁县立高等小学 1912-1923
江宁县公立第一高等小学 1923-1927
首都中区实验学校 1927-1933
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1933-1937
四川临时中学 国立二中 1937-1945
南京市立第一中学(大香炉、白下路) 1938-1945
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1945-1949
一中分校(原正始中学) 1945-1946
南京市第一中学 1949至今
一中情缘·校友代表
李泽椿:读书时爱上“看星星”
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从事气象工作61年了,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家气象中心工作。天气预报及其服务是我倾尽全力的工作,我对气象的这种缘分却来自母校一中。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恰好又是我小学毕业,随家从四川回到了南京。当时,我是十一、二岁的孩子。那时南京冬天是很冷的,冬天屋沿上挂着长长的冰溜尖,我们冻得连下课上厕所手都解不开裤子。但是,下课必玩的两个游戏是踢小皮球和玩“官兵捉强盗”,以此来取暖。玩后我们会绕着校内一小山,来到山上那栋被称为气象台的独立小楼。最早时竺可桢教授曾向一中要了几名学生去北极阁学气象,如后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工作的陈学溶老师。气象二字便深印我脑中,连晚上最喜欢的事情都是看天上的星星。
初中学生虽然小,但是初中老师的教育具有很大的启蒙意义:记得我们有一位地理陈老师,给我们讲淮河秦岭是气候上南北分界线、气候带、季风,引起我对气象浓厚的兴趣。1951年,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参加军事干校,我报名被分配到气象干校学习气象观测;学完后被分配到陕西秦岭大巴山区建立气象站。在那里生活非常艰苦、工作异常劳累,想到在一中时的气象兴趣,想到军事需要,我也就愉快的坚持下来。56年高考时我只报了气象专业,被北大录取直到研究生毕业,到了中央气象台,长期从事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建设工作至今。始终牢记,在一中的这段学习生活,是我从事气象工作的启蒙点。
解析:百年一中人才辈出,仅院士就有23人
在105年的办学历史中,南京一中涌现出大批的杰出校友,以生物物理学家饶子和院士、大气物理学家李泽椿院士、海洋地理学家金祥龙院士等为代表的23位两院院士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不仅如此,一中人在文体等领域也出了不少“领军人物”:如89届校友、现任中国男子花剑队主教练,带领中国花剑队在伦敦奥运会荣获金牌的王海滨;91届校友、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的梅婷;87届校友、主持过《南京零距离》、《名师高徒》、《非诚勿扰》等节目的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孟非等。
一中情缘·教师代表
贡泽培:80高龄编纂校史、校本课程《石刻的诉说》
语文特级教师、在南京一中任教45年;南京语文教学界大师级人物
我今年80岁,和南京一中的情缘却长达近70年。1945年我进入一中读书,1951年4月毕业于一中高中,服从组织需要留校执教语文,没想到,这一教就是40多年。可谓受教于斯,任教于斯,献身于斯。
一中地处城南,平民教育办学理念和良好校风影响深远。我亲授的学生张年安是“老三届”校友,他在校友聚会中,回答当年同班学友关于“一中学子是怎样的人”的问题时,切切实实地答道:“从一中出来的人一般比较好学,不落伍;比较勤奋,不偷懒;比较实在,不浮躁;比较规矩,不违法。”我在场频频点头,说:“你就是这样的人”。张年安同学下乡插队,高校毕业后为南京教育、文化事业作出贡献,就是以“好学,勤奋,实在,规矩”为事业基础的。
我虽已到耄耋之年,但这几年,我仍愿为学校尽自己绵薄之力。历时20多个月,为学校编著的20多万字校本教材——《石刻的诉说》现已杀青,即将付梓。这本书通过绿色校园中的石刻,诉说百年一中丰富的人文故事和深刻的文化积淀,算是我这个老一中人,给母校105周年校庆的一份献礼。
解析:一中老师有着最为质朴的教育精神
在世纪交替之际,南京一中首创“中学导师制”的办学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要从学生教育的“教授之师”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之师”。学校培养出了一支师德高尚、师能精湛、善于合作、适应发展的优秀教师群体。“一中的老师有着一种最为质朴的教育精神。”南京一中尤小平校长告诉记者,老师们为学生自觉的奉献精神时常让他深深感动。据了解,学校先后培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15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4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34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42人;在职教师中,现有博士学历4人,硕士学历34人。
一中情缘·在校生代表
张锐:37公里环城行走的“旅行价值”
南京一中高三(13)班学生,首届崇文班学生
一中的风格是草根与自由,单从这两词的字面上解,就颇有深意。芳草扎根泥土,于世未数数然,才长得自由之草叶。同样,草若非延绵不尽,某一个体也不能承受这一名词之重。在一中求学六年,我渐渐明白:一个人是如何在集体中,作为莽原的一分子,获得自由的快乐。
我喜欢一中老师上新课时极其用心的铺垫,不用某次渺远的考试来破坏学习纯粹知识的性质;我喜欢小高考复习时,老师依然向我们评论时事,教导我们如何做人;让我真正体味到自由之感的,则是学校给同学们一次次旅行的“放纵”。最为炽烈的一次是在一个夏初,我们的37公里环城行走——这是学校给崇文班学生设置的一次课程尝试。活动全程都是同学们策划的,路线也是我们事先亲自考察的。那一天的疲累是不必多说的,但我不愿说辛苦,累是所有旅行的特质,而苦字会让旅行的意义减损不少。行走是旅行的原始方式,而旅行源于渴望,苦或慈善并非我们的终点,正如我们的标语:“步之所至,爱之所行”。
这就是我们班与旅行的故事,走着走着,心就走宽了,走远了。
解析:创设崇文项目,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10年,南京一中创设旨在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崇文项目,引发广泛关注。中科院院士饶子和教授担任崇文班名誉班主任,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师大等校院士级科学家为崇文项目学生制定培养计划,一批优秀的大学教授、专家参与到崇文项目教育教学中。“南京一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底蕴,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具养分的成长土壤。”南京一中尤小平校长表示,作为南京一中这样的百年名校,必须要有在全球化视野下培养人才的意识,为培养国际通用性人才奠定基础。“创设崇文项目,我们试图将大学教育教学的理念前移至高中,从而帮助学生跳出简单应试的窠臼,在更加开阔的教育教学平台上逐步形成其质疑的能力、批判的精神、健全的人格。”
致南京一中学子的
一中的“孩子们”:
你们好!
请先允许我冒昧地称呼你们为“孩子”,因为,无论你现在是德高望重,还是平凡普通,你们都曾在一中这个大家庭里学习、生活、成长过,都曾在这流下辛劳的汗水、留存美好记忆。毕业并不代表结束,也许你们不知道,自从你们离开校园的那一刻起,总有一道深情的目光追随着你们。我们也深信,无论你们身在何处,你们的目光也从未离开过一中,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关注着母校的发展与进步。2012年10月28日上午9时30分,一中举行建校105周年庆典活动,如果有可能,我想你们能“回来看一看”。
南京一中,历经百年沧桑,当年稚嫩的小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环宇飘香。岁月的洗礼给一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你们离家之后,她变得更美了、更健壮了、更热情开放了。你在想念她么?那就请来母校看看:看一看风姿依旧的教学楼、明亮洁净的图书馆、韵味十足的欧式长廊;看一看屡创佳绩的排球队、乐团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看一看不断开拓创新的崇文班,逐步放眼国际的AP班……当然,在这里,你还能深深感受到百年一中始终在坚守的校训精神——求真。一中的精神犹如深埋于地下的根须,越扎越深,为一中这棵大树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也正是如此,这棵大树才能结满丰硕的果实,桃李满园。
我相信,这趟回家之路也肯定将是你追寻过去足迹,重温激情燃烧岁月之旅。当您回到母校的时候,坐坐当年坐过的长椅,摸摸沉淀了岁月痕迹的墙壁,看看乐群敬业的恩师,执手情同手足的同窗,你是否能感受当年的少年志气?作为一中的孩子,无论你现在是功成名就,还是默默无闻,只要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母校都会为你高兴;只要你堂堂正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母校都为你骄傲。
百岁华诞,百年吉聚。让我们欢聚在美丽的一中,缅怀过去,展望未来!回家吧,亲爱的校友!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