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教师新闻 > 内容

教师成长要从“最近发展区”中寻找出路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7-08-31 浏览
 寻找教师发展的捷径,帮助教师成长,需要从教师的“最近发展区”中寻找出路,不断“开辟新战场”。笔者认为,教师成长可以概括为六个阶段,即:适应期、熟练期、风格期、骨干期、学术期和理想期。学校要帮助教师把握每一个阶段的成长特点,使教师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阶段为适应期。新任教师对学校、学生和职业充满新奇,有强烈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发展迅速,成长曲线上直线上升。

  适应期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时期。一个教师最终发展到什么层次,很大程度取决于适应期的发展状况。如果适应期内,教师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工作,随着激情的消减、倦怠的滋生,发展后劲会越来越小。相反,如果教师在适应期内很快找到感觉、找准路子、建立信心,后面的路则越走越宽。

  对策:学校必须高度重视适应期内教师的表现和感受。首先要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对挫折和失败不要一棍子打死,切忌过早下结论;其次要引导教师专业发展,让他们明确方向、建立信心;第三要帮助教师战胜困难,要把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结合起来。

  第二阶段为熟练期。经过适应期的锤炼,教师逐渐成熟起来,能够较为轻松地驾驭课堂、把握教材、管理学生、解决问题。

  这是教师成长过程的第一个危险期。进入熟练期后,一些适应期内成长较快的教师,伴随领导和同事的夸奖,容易产生满足感,甚至滋生骄傲情绪。这一阶段教师发展速度明显降低,徘徊不前,教师成长曲线呈水平状。熟练期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有的教师一两年就能够走出低谷,有的教师则一辈子停留在这一阶段。

  对策:学校应密切关注参加工作四五年的教师,不要被“成熟”的表象所迷惑,不要忽视潜在的停滞不前,必要时候给予适当“刺激”,促使他们走出低迷,追求更高的发展。

  第三阶段为风格期。意识到危险之后,很多教师自觉摆脱“成熟”的束缚,走上创建风格的道路,教师成长曲线再次上扬。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要走的路很长。首先,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客观上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其次,风格全面反映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必须要进行全方位“包装”才能形成;最后,风格是素质和修养的体现,需要时间和阅历的积累。在磨砺风格的过程中,教师成长表现为一条波动的曲线,但总体趋势是向上的。

  对策:这一阶段是教师成长最曲折的时期,教师自己要树立坚定的信念,经受住考验甚至打击,学校更要鼓励教师敢于创新、挑战自我,同时还要创造宽松的专业环境,允许教师失败,等待教师发展。

  第四阶段为骨干期。十年磨一剑,教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教学风格,奠定了在本学科、本学校的骨干地位。成为骨干教师后,教师发展又进入一个平缓时期,即第二个危险期,教师成长再次呈现为一条水平线。

  10年是教师成长的一道“坎儿”。农村地区受条件制约,教师发展相对缓慢,这道“坎儿”出现的时间可能推迟到15年左右。由于年龄的增长,激情豪气消退,发展方向开始模糊,发展动力明显不足,相当一部分人就此停下脚步。与此同时,职业倦怠大幅滋生,教师职业变换和工作调动的频率明显增加。

  对策:成为骨干教师前,决定教师间差异的是素质,成为骨干教师后,造成教师间差异的则是理想信念。因此学校必须加强骨干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教育,建立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爱岗爱校、献身教育的理想信念。否则,将会面临“孔雀东南飞”,优秀教师流失的尴尬境地。

  第五阶段为学术期。有的教师在成为骨干教师后,没有沉浸在成绩和荣誉中,而具有在更高层面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教师成长曲线经过一段时间的平缓过渡,又开始“抬头”,这一时期发展的特点是前慢后快,形成一条向内弯曲的曲线。

  对策:骨干教师很多都是“技术”上的骨干,在向学术型教师转变的过程中,存在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发展缓慢。学校要帮助骨干教师寻找发展的门径,促使其丰富的实践经验积蓄的强大后劲爆发出来,形成飞跃式发展,鼓励教师著书立说,有所建树。

  第六阶段为理想期。教师在学术上的成功激发教师对教育进行深层次的思辨,跳出学科范围和学术研究,开始思索构建自己理想中的教育。

  对策:虽然是顶峰,但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平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进入第五、第六阶段的教师,开始步入追求独立、自觉发展的新境界,学校对他们的影响相对较弱,最大的帮助和支持就是放手——给他们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同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受个人资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把握教师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因势利导给予必要帮助和干预,才能促进教师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