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就把青少年思想政治状况及道德品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相关联。从“德智体全面发展”,到培育“四有新人”,再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位置愈加显著。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间,“德育为先”成为坚定不移的育人方针,青少年德育成果显著,各类道德模范层出不穷。
事实证明,我们的80后、90后非但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能用聪明才智担当起祖国未来大任的一代。
举全社会之力扎实推进德育
3亿多未成年人和近3000万高校学子,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华民族的和谐稳定及繁荣昌盛,离不开青少年的道德支撑。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给青少年德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减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各级教育部门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提出精神文明要“从娃娃抓起”。
1994年,江泽民同志在《加强思想工作,培养“四有”新人》一文中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要围绕这个目标,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加强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2004年的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使广大未成年人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从小就形成良好的精神和品德。”在2005年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4年3月和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了8号文件和16号文件,第一次以联合发文的形式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了周密部署和全面动员。
之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这在我国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明确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国民教育要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尤其强调,要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十年来,我国青少年道德水准显著提升,校风校貌不断改善,青少年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在汹涌而来的文化冲击等现实挑战面前,我们党从容不迫、沉着应对,在青少年道德建设中取得了傲人成绩。
在2012年教育部开展的第21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87.4%的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94.3%的学生认同“诚信是做人之本”,76.9%的学生认同“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79.5%的学生认同“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十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从治理校园环境到整顿社会环境,从加强师德建设到表彰师生先进,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十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坚持扬善惩恶。对青少年见义勇为的评定政策日益清晰,对道德模范的宣传日益加大。对于青少年中的不良风气,教育部门也给予严厉惩罚,如考试作弊者重责甚至取消考试资格。对社会给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影响,各地更是坚决制止。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巨大变革的时代,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举党中央、各级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之力,扎扎实实,迎难而上,让道德之风刮进每所学校,让道德之光点亮每个青少年的心灵。
典型引路不断创新德育形式
德育该如何开展?各级教育部门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教育部表彰了一大批大学生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感受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进校园”、“郭明义精神进校园”等活动,用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感召青少年学生;组建全国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团赴各地高校巡讲,让大学生先进事迹为更多人所知晓。
在当今时代,青少年心目中的榜样和英雄不再遥远,他们可亲可感,就在身边。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娓娓道来,生动讲述太空之美、地球之美……今年开学,以“美在你身边”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让亿万中小学生激动、振奋。自2008年至今,教育部每年策划“开学第一课”,组织全国亿万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课,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各类专题教育。
将德育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办法很直接,也很有效。黑龙江省充分挖掘地方人文、社会与历史的德育资源,把独具特色的抗联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作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资源加以开发。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再大而空,而是深入浅出,直达中小学生纯洁的心灵。
在不断的形式创新中,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德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的“周恩来优秀班级”,福建省厦门市第九中学的“校园心理漫画”,山东省临朐县朐阳小学的“班级循环日记”……这些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活动,奠定着我国青少年德育的坚实基础。
社会实践为青少年德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在祖国各地,涌现出众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青少年的道德培养,社会给予了无私的关怀。此外,调查显示,每年有200多万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自2003年起,已累计有10万余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青春期迷茫、恋爱困惑、就业抑郁……为引导青少年走上积极健康的生活轨道,各地中小学纷纷建立了心理辅导室,配备了心理教师,各高校也推广了辅导员制度。调查显示,55.2%的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起到了“很大”或“比较大”的作用,在对学校工作有意见需要反映时,46.1%的学生选择“向辅导员、班主任反映”,排在各选项的首位。
解决实际问题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年发放人数和金额分别突破100万人和100亿元。七成以上的学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表示满意。
道德建设需要从课堂教学抓起,从校园文化抓起,从师德师风抓起,从社会实践抓起,从学校管理抓起,需要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十年来,我国的德育已经变成常态化,处处可见,时时可见,对青少年的道德培养已经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会。
今天,在中国的版图里,“雷锋班级”遍布大中小学,大学生支教团活跃在中西部的山乡沟壑。中国教育用十年的行动,让道德的种子在3亿多名未成年人和近3000万名高校学子心中生根发芽,为世界规模最庞大的青少年德育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