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保障力度空前
2012年,我国教育投入创下新高。财政部2012年预算报告中提出,全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将达2.2万亿元,首次突破GDP的4%。虽然我国早在19年前就提出了这一目标,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直到今年才将实现。
教育投入达到GDP的4%,标志着各级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还存在差距。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教育部门继续重拳出击,对教育乱收费现象进行治理。2012年2月,教育部连同国家发改委、审计署联合发布《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以“占坑班”“择校费”为代表的教育乱收费项目成为治理重点。
历时4个多月的紧急部署、起草和论证,今年4月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出台。条例明确提出,接送小学生的校车应当是按照专用校车国家标准设计和制造的小学生专用校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获得校车服务。
“异地高考”破冰 高考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
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随迁人员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和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经过社会各界多年的呼吁,“异地高考”制度今年终于有了新进展:8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要求31个省(区、市)年底前因地制宜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24个省(区、市)制定了“异地高考”方案。其中,重庆市明确提出,从2013年起,符合条件的非重庆市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将可以在重庆市报名参加高考。备受关注的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异地高考”方案也都已经基本形成。“异地高考”的破冰,将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创造与城市学生同等的高考政策环境。
同时,教育部门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提出,从今年起,“十二五”期间将每年在全国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万名左右专项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定向招生,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
据统计,2012年,我国贫困地区考生人数超过100万。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为寒门学子享受优质高等教育打开新的一扇门。
虐童事件及“体育会考”引人思考
在教育改革大步向前迈进的同时,也有一些事件引人思考。
幼儿园虐童丑闻拷问幼儿园管理。今年下半年,浙江、山东等地先后曝出幼儿园虐童的丑闻,幼儿园管理的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幼儿园“入园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但在幼儿园数量的急剧扩张中,师资不足、部分教师滥竽充数等问题浮出水面;一些幼儿园管理松散,对教育教学中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虽然引发网络公愤的教师被开除并被拘留,但这一事件留下的思考并没有结束。
让人担忧的还有学生的体质。今年,多所高校取消了运动会中运动量大的5000米跑等项目,改成娱乐性更强的项目,原因是学生体质下降,校方担心学生吃不消。今年11月初,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校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
无论是高校无奈地取消运动量大的项目,还是教育部、体育总局力推“体育会考”,源头都在“圈养”模式下,学校和学生“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观念导致学生体质不断下滑。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下,牺牲身体素质成全分数成为学校和学生的首选。到底是学生素质跛腿了,还是人才选拔标准“跛腿”了?提高学生的体质,或许还得从改革高考和录取体制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