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教育正在庸俗化
受经济危机影响,近几年来国外商学院EMBA的报考人数在逐年下降。唯独中国EMBA在学费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报名人数依然只增不减,部分知名度较高的商学院每年的招生规模甚至达到600人至750人。
旺盛的市场需求在促成中国EMBA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泥沙俱下”的问题。早在2010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领导层遭遇大换血、张维迎等三位院长被免职的事件发生以后,商学院圈子内部的一些问题就逐渐浮出水面。今年可谓商学院的多事之秋,学院的办学理念、学员的婚姻问题、学员与教授的矛盾、教授与学院之间的纠葛等等都凸显出来。
首先是EMBA教育正变得庸俗化。个别院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扩大招生规模,降低了对学员素质的要求,出现有钱就能读EMBA的现象。这样招上来的学员把请客送礼当成家常便饭,同学生日聚会送礼动辄就要花四五万。有些海外游学项目,只游不学,一周的行程只上一天课。有些院校为争取名人学员,名义上收取高额学费,实则以奖学金的形式返还学员。今年4月,央视女主播张泉灵在微博中爆料称:“有人邀我参加一所知名大学的EMBA班。许诺不用经常上课,不用认真考试,就能拿学历。随后举出一批如雷贯耳的名字都在那儿上过。”还有一些院校会给政府官员和国企高管提供特殊奖学金,希望拉拢体制内的高层人士入学。
其次是学院对老师缺乏约束力。由于EMBA课程的教授既要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又要有丰富的企业经验,因此商学院往往出现“一师难求”的现象。一些新办的商学院没有能力培养全职教授,就大量外聘教授,结果导致学员跟着老师跑,课程时间和地点都会频繁调整。有时老师在美国走不开,一个班的学员就要飞到美国上课,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浪费在差旅中。还有些教授有频繁跳槽、授课内容随意等情况。前不久,国内一所著名商学院的EMBA学员在微博上爆料,称老师授课内容太无聊,还与学生当堂口角。学生对讲课内容不满,本是正常现象。但问题在于这位教授的家人所开设的咨询公司,正是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服务。学员产生种种联想,也就不足为怪了。学员的做法固然欠妥,但校方更应该吸取教训,加强教学内容审核以及完善课程反馈机制,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的一个问题是监管力度不够。我国的MBA和EMBA教育均归教育部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但这个委员会只是指导性质,缺乏强制约束力。有时一所高校可以同时办三个EMBA项目,而三个项目之间也是独立核算、互相竞争的关系。你打电话到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就只说自己如何好,其他两个项目如何不好。这不禁让人对官方教育的可信度也打了折扣。而在EMBA班之外,许多号称依托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培训班也层出不穷。同时推出数十种管理培训项目,节选部分EMBA课程,学费少则3万至4万元,多则二三十万元。这些培训班不需要入学考试,也没有学位证,毕业后只颁发学校盖章的“结业证书”。
不能只把学员当客户
如何看待我国EMBA教育在全速前进的过程中暴露出的漏洞?作为管理者的管理者,商学院又应该如何管好自己,保持学院本色?
《商学院》杂志总编王立鹏认为,我国EMBA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学校缺乏塑造学员的压力和动力。“无论哪种教育,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因此商学院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对人和社会施加影响。之所以流传EMBA沦为富人俱乐部的说法,根本原因是商学院只把学员当成客户,当成服务的对象,放任学员的某些行为而不加引导,缺乏一些师道尊严层面的东西,才导致学习氛围变了味。这并不是体制外的商学院独有的现象,很多高校的管理学院也在一味求快的指导思想下忘记了教育使命感。”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也深有同感:“有谁想过管理的世界观是什么?中国的EMBA教育何以越来越庸俗化?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曾非常犀利地指出,中国EMBA存在的问题就是价值观培养太弱了。”宋华认为,要想解决塑造人的价值观问题,就需要增加人文和历史方面的授课内容;这些管理以外的东西,更能带给参与者心灵的震撼。
宋华讲了一个例子。曾有一位人大的学员一度很自傲,到英国上课时甚至放言,“中国的企业在生活,英国的企业在活着。”然而,经过一系列课程后,他改变了。原来,他在英国听了英国工业史、金融史、英国文学,还专门去了纺织革命的发源地曼彻斯特,听了那一段革命的历史以及对技术和经济的影响。在后来的反思报告中,他说感到了自己的浅薄,其实今天的中国企业正在走别人一百年前的老路。
按照西方国家的发展轨迹,随着人们对商科教育的热情回归理性,EMBA教育的热度会逐渐降温,MBA教育和EDP等专业培训项目将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这就是为什么大名鼎鼎的哈佛商学院只有MBA而没有EMBA的原因。王立鹏最后说:“今天我们的商学院都在争市场推广能力,今后则要争差异化经营的能力、争成熟度。总体来说,EMBA的经营者、学员和教师这三个群体都是高素质群体。他们下一步需要学习的,就是如何一边开船,一边弥补船底的漏洞。” 张品秋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