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志愿者,如今在大学生中已成为一种时尚。
支教、帮助孤寡老人、环保宣传……活动中,志愿者付出了爱心和劳动,值得鼓励和提倡。但每个人都适合去做志愿者吗?志愿服务需不需要“门槛”?依靠对志愿服务的一腔热血能做好志愿服务吗?
近日,国内首个专业志愿者服务指南——《快乐童心支教计划标准化工作指南》出版。《指南》的推出者——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愿者协会称,支教是需要门槛的,《指南》的出版就是要指导有爱心的志愿者跨过这道门槛,让支教者的付出换来一定成效。
没有专业技能 支教是害学生
志愿服务呼唤专业精神
杜小琴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11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去年暑假,她曾和同学代蒙在老家义务支教。回想支教,师范专业的她颇有感触:“刚开始很胆怯,不知道如何去掌控课堂。经过半个月的支教,我感觉自己专业知识不够。如果在专业上准备充分的话,在课堂上会从容许多。”
这只是发生在许多支教现场的一个插曲,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准备时间短、规划不专业已成许多大学生志愿支教的一个困惑。
记者在高校中了解到,目前大学生志愿支教似乎成为一种时尚,许多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出于爱心,未经过专业培训便走向支教岗位,支教中却遇到许多专业问题无从解答。
对此,湖北省教育协会秘书长谭细龙说:“不是谁都可以当老师的,教学生应该经过师范专业的训练,学好师范技能。不懂基本教学技巧的学生去支教,根本就是害人。”
武汉积玉桥学校校长祝正洲说:“我们学校经常会接收一些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有的还可以,有的则完全帮倒忙。志愿服务形象点来说,就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去年暑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愿者协会指导老师孟黎明跟随团省委前往北京、广州等地考察,发现当地志愿服务推行专业化,即在服务基础上完善项目规划、考核、激励机制,让专业的人去做专门的事。
“不长期、未经过培训的支教活动,可能会扰乱教学秩序,对志愿者本身来讲,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心理也会有落差。我们不能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负担。”孟黎明说。
为此,该校志协正式启动“快乐童心支教计划”活动,招募大二以上本科师范生,通过专业化技能培训,前往光谷第九小学义务支教。
记者采访了解到,其实大学生由于专业知识不够,在志愿服务时“帮倒忙”的现象并不少见。武汉某高校的志愿者就曾在帮一敬老院老人理发时,弄破了老人的耳朵,最后赔钱了事。
志愿者一腔热情,受助的对象有可能并不领情。武汉某特殊教育学校的负责人王老师坦言:“由于学校的性质,每年都有不同的志愿者要来做服务。对于我们来说,需要的不是人数的多寡,而是志愿服务的专业度,毕竟有些行业的志愿服务是需要知识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