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13年的钟声响起,当春节的脚步临近,城市里的人们开始互送礼物、看望亲人、预订年夜饭时,那些一年到头忙碌着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收获了什么?
他们为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已成为维系城市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力量。为此,他们倾其所有,也寻求着这个社会所能给予的回报。
过去的这些年,他们追寻到了什么?未来的那些年,他们还在追寻着什么?
在龙年年末,早报记者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年度收获,整合他们的新年愿景,记录他们的心路历程——
累死累活都是为了孩子
念得上杭州的学校是最大的希望
王行来 30岁 重庆达州人
来杭6年 在洗脚店工作
6年前,我跟老婆来杭州,和老乡一起进了现在这家洗脚店。我们在老家也做这个,不过在杭州赚得更多。
这个活,真的很累,一身毛病。没办法,只会这个。走的时候,儿子才2岁,对我们的离开,还没概念。但2年后,他4岁,知道怎么回事了。那天,我们打包要走,他死活不肯,拉着妈妈的手,一直哭闹。
怎么能不心疼呢?可有什么办法,为了多赚钱,肯定要出来。这,还不是为了儿子以后有好的环境。
如果,儿子能带在身边,就好了。但是我们都没有社保,你刚说的那个(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政策,我是享受不了的。
身边好多老乡,都没有社保。可是,总不至于为了一份社保,就连工作也不要了吧?
其实,就算能把孩子接过来,也不一定好。洗脚店的工作,都在晚上。孩子晚上放学,谁来管?
何喜莲 39岁 安徽安庆人
来杭12年 在服装企业打工
我们夫妻两个,现在一个月能挣5000块钱,房租花掉600块,每个月还是能省下一些钱的。
省下钱做什么,还不是为了孩子。哎,要是我们外来打工的,能把孩子接来杭州读书就好了。杭州的教学质量比老家好不知道多少。读书有个好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
我儿子13岁,在老家读初一,成绩一般般。平时住校,周末了爷爷奶奶接回去。农村的老人,哪会辅导作业啊,只要小孩不哭不闹不打架不出事就行。我们读书也不多,只好每天打电话监督他,但是没用啊,电话里应付一下,还不容易啊?
要是有政策出来,外地户口的孩子也能来杭州读书。我肯定把儿子接过来,一边省吃俭用,一边监督他好好读书。要是他懂事,学习抓紧点,跟上城里的学校,应该还来得及。
我们就是吃了没文化的苦头,希望孩子不要走我们的老路。
何春莲 40岁 安徽宣城人
来杭10多年 是一名环卫工人
做环卫工人有4年半了,风吹日晒,每天工作9个小时,一周休一天。一个月工资,也就1800元。
脸上都晒出雀斑了,皮肤也变黑变差了,以前我很白的。现在,只要工作,我就穿上这件有帽子的衣服,可以挡风。夏天,就戴一顶阔边帽子,防晒。
这么累又辛苦,为什么还要做环卫?哎,就看重它交社保。交了社保,孩子就可以在这里读书。我想,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后来,我把小儿子接到杭州。那年,他正好要上小学了。大女儿不愿意了,说我偏心。可是,她那会儿,我没有这么好的条件。那时,我在茅家埠的农家乐做服务员,老板没给交社保。
希望下一年能涨点工资吧。超时工作,整日在外吹风晒太阳,基本工资就1310元,实在有点低。
每月租房,五六平方米大小,就要600元,再加上一家三口人要开伙。一个月下来,开销不小,每次花钱,都是算了又算,能省就省。
苏顺高 42岁 江苏人
来杭18年 废品回收人员
我在杭州已经有了稳定的住所,老家也盖了新房子。前几年,大儿子读完书,也来杭州找到工作。现在就只有女儿要操心了。
小女儿到了上学的年纪,我想让她在这里念书。不过,学费和老家比,相差太多了。我们这些外来打工的,毕竟条件有限,能省一些是一些。所以让老婆带着女儿回老家了。
如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可以方便一些,学费也可以优惠一些,就好了。
收入高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李玉华 45岁 江苏连云港人
来杭5年 做医院保洁工作
5年里,工资已经翻了两番,五险一金单位都帮我交了,逢年过节也有各种东西发。特别是夏天,我工作的地方有空调,仍旧有高温费发。今年还拿到了劳动先进,奖金赶上我半个月工资了。
儿子22岁了,也在杭州,开了间平面设计的小店,明年打算结婚了。让小两口先租房吧,靠自己奋斗,总归能在杭州买得起房的。
胡来义 47岁 安徽池州人
来杭15年 开了一家小饭馆
从安徽老家刚来杭州时,随身只带了一只破皮箱,里面几套换洗衣服。我当过焊工,摆过摊,日子过得很艰难。
一年后,老婆也来杭州了。我们在庆丰村社区的桥头摆了个摊,卖茶叶蛋,5角钱一个,一天赚不了几元钱,生活过得紧巴巴的。那时候,居委会干部经常给我送衣服,还帮了不少忙。遇到困难,也总会有热心居民帮我出主意……
现在,我把一家人都接到杭州来了,小孙子还读上了这里的幼儿园,享受新杭州人的待遇。
所以,我要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把自己印刷的3000张总价6000元的爱心券,发给社区里80岁以上的老人、低保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请他们吃“爱心早餐”。
这6000元早餐券只是第一批,如果经营情况好,我会发放第二批早餐券,尽自己的能力做点好事,回报杭州人对我的厚爱。
吴天朝 42岁 河南商丘人
来杭7年 现为B4公交车司机
当年退伍回家,老家那边工资低,一个月才挣700元左右。有个老乡在杭州开公交车,说杭州工资高,生活还挺不错。我就离了老婆和孩子,来杭州闯荡。
考进公交公司,成了一名司机后,第二年,我把老婆也接过来了。她现在为杭州歌舞团做演出服。
我们两个奋斗了一年,决定把儿子带到杭州来读书。在这里念书,学的东西多,对以后的发展比较好。现在老家的妈妈也过来和我们一起住了。
我喜欢唱歌,除了上班,还会去一些商场的庆典、婚庆演出。一个月虽然能挣七千左右,但是杭州的物价不低。还好现在有医保、有公积金,看个病什么的也方便。
在杭州定居?没敢想,房价太高了。早几年,借点钱可能还买得起,这几年就算咬咬牙,借钱也买不起。
等我老了,还是回老家吧。孩子,就让他们在大城市发展了。
周华英 42岁 重庆人
来杭10年 省人民医院保洁人员
说起来,我们也算有车有房了。房子在重庆老家,是个小县城,已经买了两套房了。车子去年刚买的,是一辆小轿车。今年回家不用愁了,可以自己开车回家,不怕买不到车票了。
儿子现在老家读高中,就盼着他早日考上杭州的大学,到时全家又能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