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万象 > 内容

人才战略中的动与静
作者:admin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13-03-28 浏览

  从留人到引才从“,富二代”到“创二代”,江浙政府与企业携手共进

  人才战略中的动与静

  区域和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资本,技、术投资环境或者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外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在定程度。无论是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还是江阴、昆山等地与南海之间的竞争,目前的“人才争夺战”就是前奏。

  走马江浙期间,当地政府官员都会主动跟你说起他们引以为豪的“千人计划”或者“海归博士”;企业也是到处求贤若渴。相比之下,江浙政府对人才更加主动引进,推动产业创新;同时不忘对“富二代”的培育,实现与上一代的交接与传承。而更让南海深思的是,政商之间达成一致的携手共进。

  且看大调研系列报道第三篇——人才篇。

  【点与面】

  政府搭台,企业与人才“唱戏”

  一家产值1亿多元的机械制造企业,高薪厚职从德国请回“大和尚”来“小庙”坐镇,这对于不少南海企业家来说,或许是“想也不敢想的事”。然而,像贝尔机械这样,通过核心人才带动企业和一个产业的发展在张家港和江阴等地区并不少见。记者观察发现,企业的“大力引才”与政府搭建的高端平台与载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确切地说,当地政府与企业联手只为“觅得人才归”。

  在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方硅谷”江阴领军人才创智园内,30个各高端行业领军人物和14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的头像挂在展示厅的大墙上,同时还有各个企业的创新团队简介。

  江阴市高新创业园管委会生物医药产业办主任汤振伟告诉记者,去年园区给海归张维博士领衔的远景能源创新团队提供了2000平方米办公场所,他们在两年内创造了20亿产值。目前江阴已经引进了高层次人才近万人,其中有668个创业团队在江阴创业,催生新型功能材料、高端智能设备、生物医药等具有特色的新兴产业。

  “这个创智园其实是学习南海的都市型产业回去做的,但他们比南海做得更好,政府耐得住寂寞,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引进具有全球视野、国际经验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领军人才。”南海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耀斌的一番话,折射出当前南海在高端产业引进方面存在的不足。江阴的“创智园”在建成因准入门槛太高,半年内仅有20家企业进驻,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宁缺毋滥”的勇气值得南海学习。

  在昆山,人才的驱动作用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一个领军人物,成就一家新兴企业,进而形成一条产业链”是当地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在此理念带动下,目前昆山有37位“千人计划”专家创业,已形成“1院3板块N平台”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而目前南海只有5位“千人计划”专家,两相比较之下,相形见绌。

  而在张家港,当地政府为了让更多的高端人才与民营企业对接,特意给企业老板准备一份宣传资料,上面罗列的是千人计划中103个高端人才的名单,以及相关研发项目,让双方结合各自需要进行接洽。当地海狮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科技大学建立了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合作的洗衣机项目获得科技部经费2000万元支持,目前已经提前完成研发任务,产业实现批量生产,每年可以新增销售3亿元。

  政府的贴心“搭台”使得张家港人才引进硕果累累。仅在2012年,张家港就推进高层次人才项目与本土企业“嫁接”,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80项,签约“千人计划”项目45个,评定“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18家。并先后和各地高校建立22个产学研基地,此外还设立了104个研究生工作站,这些工作站成为吸引人才进驻的有力平台。

  企业的“大力引才”与政府搭建的高端平台与载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确切地说,当地政府与企业联手只为“觅得人才归”。

  【老与新】

  从“富二代”到“创二代”

  大部分民企二代学校毕业后就进入父辈企业,长期在父辈的庇荫下成长,尤其缺少实践工作经验,知与行尚未有机融合,直接接手还不到“火候”。

  近年来,南海商帮已经逐渐进入了“交班时段”,民营企业家子女被视为南商转型的真正主角,担负起南海精神传承、提升的重任。在这一领域,同样面临接班考验的慈溪市是全国较早提出系统措施的地区,且已经走出了一条成熟的路径。

  慈溪民营经济发达,是全国家族制企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家族企业迎来交接班高峰,当地的一个共识是,“富二代”能否成功转型为“创二代”关系着慈溪未来几十年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此前当地对185名民企二代的调查问卷反映,受访者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17%、本科学历的占78%,这当中超过40%的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留学海外的背景使民企二代普遍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开拓的国际视野。

  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南海。此前有南海相关政府人士估计,南海“创二代”海外留学比例也非常高,个别镇街可能接近8成。但南海与慈溪都存在的问题是,学历高但实践经验少、起点高但承受压力大、关注度高但被认同度低等情况。大部分民企二代学校毕业后就进入父辈企业,长期在父辈的庇荫下成长,尤其缺少实践工作经验,知与行尚未有机融合,直接接手还不到“火候”。

  针对民企二代交接班中存在的难点,近年来慈溪市展开了多种探索。2011年6月,慈溪市在全国率先建立首个市级“创二代”联谊会。该联谊会主要通过组织专题活动、专家授课、休闲聚会等方式,以及与清华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创二代”培训基地,承担“创二代”的日常服务和创业培育职责。

  而民间的风潮来得更早,早在2006年,当地著名企业家、方太集团创始人茅理翔就创立了国内第一所专门培养民营企业接班人的非营利性学校“家业长青接班人学院”,并于次年发起“国际家族企业论坛”。其中“家业长青接班人学院”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以及提供后续跟踪培训和交接班解决方案设计等特色服务。此后数年中,慈溪市依托这两大品牌,不断推动“创二代”培育工作做大规模。

  此外,慈溪还为“创二代”做大做强企业提供政策扶持,于2011年5月在国内率先出台《关于做好“创二代”培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对“创二代”创业创新政策扶持力度。与此同时,该市在近年来每年投入2亿多元工业科技扶持资金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创二代”设立创投基金和创业创新基地等,支持其推进家族企业高新技术改造和业务转型。

  江阴地区也同样注重对“创二代”的培养。江阴市经信委副主任薛德网说,对于重点骨干企业家,江阴市委书记都会亲自带队出国考察,去年就到了斯坦福进行考察。袁永凯说,在政府人才培训计划的推动下,西城三联从2008年起就开始陆续将员工送到全世界技术最顶尖的德国巴顿钢厂学习培训。“到现在已是好几批员工送出去了,回来之后,这些员工在企业中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带来翻倍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