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一些教育专家提出,从源头上缓解小学教师“女性化”、中学教师“同门化”的现象,对提升上海基础教育水准具有“先导性”的意义。他们对最近市教委在《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教师来源多元化”表示完全赞同,并期盼能早日见到成效。
校园缺乏“阳刚之气”
在小学,女教师占有相当比例,这是常事。然而近年来,上海市一些小学里男教师越来越少,甚至到了连“洪常青”也难找的地步。某校5个体育教师都是清一色的女性,校长欲觅一位男性教师,结果整整一个暑期下来,尽管通过多方渠道“打灯笼”,结果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在大学师范专业中,男性学生至多也仅有五分之一。这种生源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调,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小学成了女教师的“一统天下”。一些学校尽管有少量男教师,但最后还是出于“工作需要”,转行担当起总务、外出联络等工作,真正在教学一线执教的可谓凤毛麟角。
小学男教师的缺失,让教育生态严重失衡,小学男学生往往缺少阳刚之气,一些更需要男教师指导的活动也显得捉襟见肘。而让女教师给男孩子上体育课,也多少有点别扭。
教师多是“同出一门”
相对而言,中学男女教师的性别比例比小学合理,但教育背景“同出一门”,或任教学科“同出一师”的现象相对较多。某校语文教研组,先后有4个教师在不同时期进入该校,结果一查“老底”,大家不仅同出一校,而且师从一家。
如今,尽管教师来源渠道不少,但从师范院校毕业而从教的仍然占相当部分,而且同出一校的现象并不鲜见。某校曾作了一番调查,发现师范背景的教师竟占了五分之四。一位高中校长指出:“老师来源的单一化,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风格上的雷同和知识结构上的趋同,有时甚至在课上列举的事例也如出一辙,妨碍学生视野的扩大。”
背景不能一味“师范化”
针对上述情况,市教委提出的“教师来源多元化计划”,支持高水平非师范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积极探索师范大学、综合大学、研究机构、教师进修学院、中小学联合培养教育硕士新机制,以及加大吸收优秀的非师范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学工作等举措,无疑是”雪中送炭“。
控江中学校长张群指出,要从源头上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首先淡化教师学历的“师范化”,应注重其自身的素质资格,而非一味强调师范身份。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支持、鼓励男教师到小学任教,同时,对教师培训也要注重个性的培养和教学风格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教师来源多元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记者 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