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教师新闻 > 内容

师资、课时没着落 中小学科学课举步维艰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7-10-31 浏览

 
    9月25日,山东沾化大高镇流钟小学的小学生到试验田里上科学课。据悉,该小学各个班级都建起试验田,以促进学生实践课的学习。 


                                      中新社发 吴志强 摄 

  背景 科学课是2001年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启动的一门课程。在小学它的前身是原来的自然课,理论上都认为很重要,但实际地位却被当做3-6年级的一门“副课”;在初中它是一门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四门课的内容,并取代了这四门课的必修课。开综合科学课还是开理、化、生、地四门分科,由各实验区自行选择。目前初中选择开科学课的,有浙江省、深圳市、武汉市以及宁夏和湖南的部分市、区。 
  科学课在世界很多国家已有几十年历史,我国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小学和初中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但同样是举步维艰。 
  认识与实践存在很大落差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郁波,前些日子收到一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来信,说学校让他本学期兼科学课,但他感到很困难,因为教科书中大量实验尤其是实验记录表没有答案。 
  郁波老师在回信中告诉他:“科学课的记录表是要学生填写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际现象和收集到的数据。记录‘对’与‘错’的标准,描述的是真实性与准确度。不同地区、不同班级,观察的对象和实验器材不同,收集到的数据不可能有统一答案。数学课培养的是学生处理数据、进行计算的能力;而科学课是教学生客观观察自然现象并寻求解释的一门课,两者是不同的。” 
  采访中无论是专家还是一线教师几乎都认为,持“科学课就是介绍知识的一门课”这种看法的教师是极个别的。绝大部分科学课教师都会知道,这门课需要实验,需要动手操作,需要学生参与,需要体验过程。如此上课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教师中这种高度共识的形成,应归功于在全国已进行了8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然而主观想怎样上课是一回事,在课堂上如何将先进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却由于教师对这门专业素养的普遍欠缺和其他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很大落差。 
  编制少,科学专业毕业生难到位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8年中,全国已先后有60所高校开设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粗略统计,毕业生至少在5000人以上。本来这些人可以成为科学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但现实中,除首都师范大学等少数高校科学毕业生到位情况较好以外,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多数转了行。 
  接受采访的几位专家告诉记者:由于小学、初中教师总体数量趋于饱和,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中学的科学教师,往往让原来的物理、化学教师转行担任;在小学,首先要保证语数外三门主课的师资;其次要保证音体美三门专业性较强的副课师资;而科学、社会、思想品德这三门被认为专业性不强的“副课”,50%—90%由主课教师兼职,很少有学校专门招科学教师。而兼职教师往往会根据担任课程的主、副地位分配精力投入,于是科学课的质量就很难保证了。 
  实验经费“入不敷出” 
  上科学课是要花钱的。科学教育小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郝京华说:实施基础教育阶段免费义务教育之后,严禁学校向家长收费。为了确保主课,科学课的实验经费常常没着落。 
  江苏省江阴市华氏实验学校科研处主任、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委曾宝俊,是教师中成长起来的专家,曾在国内70多个城市及所属乡村搞过调查。他说:“一个中等规模的小学,每年科学课的花销约两三千元。对于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学校,这笔钱很难解决。” 
  投入不足还表现在科学教师待遇的“入不敷出”。曾宝俊向记者详细描述了科学课教师的备课情况:凡是学生要做的实验,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凡是教师要演示的实验,也必须先做一遍;两类试验如果一遍不理想,就要再做几遍,直到达到预想结果。凡是课上要用的仪器,老师也必须预先调试。所以备课时间一般要在一个小时以上,比语文教师只多不少。这还不算到市场去买实验材料所花的时间。如果是新手,备课时间往往需要两至三个小时!所以教师的频繁轮换,也大大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 
  但由于是“副课”,一节科学课在计算工作量时只能算0.8节课,这个数字在年底折合成奖金,就意味着教同样的课时,语文或数学教师拿1000元,科学课老师只能拿800元。 
  有人埋怨不会做实验的科学教师不肯主动学习,因为教学网和各种教学光盘、参考书都可以给科学老师提供学习条件。问题是如此入不敷出的待遇,有多少人还愿意多花精力和时间呢? 
  非主课地位课时难保 
  曾宝俊说:“在小学,理论上不该有什么主课副课之分。但一有统考,马上主次分明。为了掌握教学质量和进度,即便对小学,区县一级也有统考,而考试科目就是语数外!为了学校的脸面,科学课课时被挤占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与曾宝俊探讨:“那就把科学课也列入统考!”他说:“那又很容易陷入考知识的陷阱。因为考实验能力需要场地、需要仪器、需要不少人参与准备,不仅容易漏题,而且很难实施大规模考试。初中可以利用原有的理化实验室进行改造,小学没这个基础,实验场地普遍不足。国外可以用做课题的形式开卷考试;国内诚信氛围差,很难分清是家长做的还是学生做的。考试问题至今仍是瓶颈!” 
  初中科学课与高中难接轨 
  初中科学课的主要困难之一来自教师。因为多数初中教师在大学的专业背景是单科,而科学课教师教的内容要涉及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四个学科,最初肯定会遇到较大困难,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才能适应。 
  初中科学课专业支持项目组负责人、广西师范大学罗星凯教授说,实际上最困扰教师的还是改革尚不到位的考试评价。因为很多家长担心,如果初中开综合科学课,高中开四门分科,会不如初、高中一直学分科系统,从而影响中考和高考成绩。这自然会给科学教师造成很大压力。 
  面对这种担心,浙江省原初中自然科学课项目负责人之一、中学特级教师余自强告诉记者:2004年浙江省科学课实验区首批5000余名毕业生升入高中。在物理、化学的新生摸底考试中,他们比初中的分科生平均低10分;期中考试平均低2分;期末考试基本持平。1999年全国高考首次有了“理综”,浙江省其他学科和往年一样,都略低于附近的一个高考大省,唯有“理综”异军突起,高出该省十几分!这一结果与国外同类试验结果相同:初中学理科综合还是学分科,对于20%优等生的后续发展影响不大,但对其余80%的学生的后续发展会更有好处。究其原因,余自强在他的学术专著中指出:先综合再分科,更符合这个年龄段多数学生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换的规律。 
  2006年,东北师范大学对新生进行测试,他们发现,当要求学生对一种物质进行辨析或分离时,来自其他省的学生绝大部分只从化学角度考虑,而来自浙江省的学生却会从化学、物理、生物等各种角度去分析。当今世界许多高科技成果都是交叉学科的产物,这种多角度的思维为科技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余自强认为,这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了科学课的价值。 
  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初中阶段开的都是综合科学课。在我国这门课仍然风雨兼程。但经过几年实践的摔打,实验区科学教师的队伍在逐渐成长。从2008年起,全国部分高校将被授权招考科学与技术教育方向的教育硕士研究生,为科学课的持续发展提供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