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特别推荐 > 内容

人才优先:大国崛起的战略抉择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3-07-02 浏览

  人才优先发展,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创新驱动还面临诸多人才瓶颈,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时间急迫,任重道远。

  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2011 年初,日本内阁府公布2010 年经济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日本名义GDP 为5.4742 万亿美元,比中国低4000多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

  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消息传来,国人为之振奋。但在欢呼、自豪的同时,很多专家学者也冷静地洞察到,我国经济虽然发展迅猛,但主要依靠高投入、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大力引进外资和技术、扩大出口,总体上看是一种物力资本积累优先的战略,是以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高成本发展模式。中国GDP 快速增长的背后,付出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中国崛起、民族复兴,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想。然而,大国崛起,路在何方?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GDP 总量占全球GDP 的比重约为7%,但我国同期的电力、石油、铝、铜、钢材等能源、动力和原材料的消耗占世界同期消耗的比例,均远高于我国GDP 在全球中所占比重。假如我国发展方式不改变,到2020 年、2030 年,伴随人均GDP 比2000 年增长4倍、10 倍,各项消耗也相应地扩大4 倍至10 倍,那么,全世界的资源都不足以支持中国的增长,中国崛起的梦想也将无从实现。

  自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何时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就一直是国内外舆论强烈关注的话题。然而,GDP 第二抑或第一,并不是强国的唯一标志。

  回望历史,早在近代,中国的经济总量就已经雄踞世界第一。1840 年鸦片战争前后的清朝,GDP 大约占到世界总量的1/3。直到1890 年才被美国超过。但是就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面对列强的侵略战争,清朝基本上以失败而告终。其中原因,在于清朝GDP 基本上都是由粮食、丝绸、瓷器、茶叶与园林珍宝构成;而日本、英国、法国等国的GDP 却主要由钢铁、武器、运输设备构成。

  “拥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比拥有多大的GDP 更为重要,更能标志一个国家是否可以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人才学家王通讯说。但先进的生产力是由人才创造的,只有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依靠人才依靠科技,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放眼世界,世界强国的崛起之路,也带给我们诸多启示。在世界发展史上,有三次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成功事例,一是美国赶超英国,二是日本追赶美国,三是韩国追赶欧洲。美日韩之所以能够成功追赶,也在于他们对人才、教育、科技的高度重视。

  从19 世纪开始直到20 世纪初,英国生产力水平都居欧洲国家之首,这一时期英国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也高于其他国家。1870 年,美国人均GDP 仅相当于英国人均GDP 的75.3%,但此后美国经济开始起飞,到1910 年超越英国获得世界经济老大的地位,1913年美国人均 GDP已超过英国5.5%。

  美国经济追赶英国的时期,也是人力资本加速追赶的时期。1820 年, 美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当于英国的87.5%,1870 年提高到88.3%,1913 年进一步提高到91.2%。国民素质的提高,为经济崛起提供了坚实保障。为鼓励人才发明创造,1787 年美国通过了宪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国会要促进科学和有用的工艺的进步,在有限时间内给予作者、发明者以专有权;1790 年国会又通过专利法,奖励有用的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人才的集聚,使美国从19 世纪中叶起转向向欧洲输出技术,19 世纪50 年代许多机械发明已开始在世界上领先。到1860 年,美国的国民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造船吨位居世界第一,煤和纺织品产量居世界第二,生铁产量居世界第三。到19 世纪末美国的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首位。

  日本、韩国在追赶过程中,也格外重视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培养人才,以人才优势引领经济腾飞。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一个真理:人才优先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创新驱动呼唤人才优先

  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美好绚丽,道路却充满挑战。

  俯瞰神州,环境、资源已不堪重负,经济转型、创新驱动可谓背水一战,别无选择。

  北京,我国最为缺水的大城市之一。近十年来,北京市的水资源每年都会缺口40% 左右。不仅是水,北京的土地、资源、生产原料都面临短板,由此也带来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短板”。转型,是唯一出路。“北京不能走资源消耗的老路。”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说。他表示,北京的未来是朝着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要在全球率先建设成一个创新驱动发展的格局。

  辽宁,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不少城市已经陷入资源枯竭窘境。“辽宁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继续依托传统优势保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正在降低。辽宁已经进入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辽宁省委书记王珉说。

  “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党的十八大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这是立足国情、着眼长远的战略判断。

  创新要靠人才。人才优先发展是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

  早在几年前,中央就高瞻远瞩,部署实施人才优先战略。2003 年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2010 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近几年,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人才工程,以此为抓手,推动人才优先落到实处。

  “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已分八批引进2793 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创新人才2266 人,创业人才527 人。据初步统计,2009 年以来,全国地市级以上引才项目共引进各类海外人才超过2 万名。同时,在“千人计划”等项目的影响下,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数量以年均30% 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长,2008 年6.93 万人,2009 年10 万人,2010 年13.48 万人,2011 年达18.62 万人。

  千人专家到来后,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到2011 年间,“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共取得比较重要的专利746 项。在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突破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有力推动了国家科技进步。在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上发挥了突出作用,有力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创办了500 多家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发展迅速,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

  各地实行人才优先战略,也结出了可喜成果。

  中关村,我国科教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中关村在发展建设的每一个阶段,始终把人才作为实现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聚集了一大批高端人才。仅2011 年,中关村就引进海内外人才1962人,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436 人。目前中关村企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改善,拥有博士学历人才1.3 万名;硕士学历人才12.8万名,其中2011 年新增1.5 万人,同比增长11.7%。

  伴随着人才的集聚,中关村已变成一个高端产业功能区。中关村拥有2 万家企业,数量只占全国的2200 分之一,但收入却高达16000 亿元,约为同期中国经济总量的5%。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中关村新兴产业发展迅猛,2011 在计算机和软件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环保、新材料及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产业均实现20% 以上的增长,形成了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了现代产业体系。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从这些生动实践,可以看出人才优先所蕴含的无限潜力。

  人才优先要加快布局

  然而,面对中国崛起的要求,面对民族复兴的期盼,我国的人才数量、人才素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都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我国科技人才总体创新力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9%,而其他创新型国家则高达70% 以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 左右。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科技人才创新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匮乏。

  近年我国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达到1.2 亿人,其中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4600 万人,居世界第一;研发人员总量超过196.5 万人年,仅次于美国。但国际一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匮乏,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仅有l 万名左右,高层次自主创业人才在全部创业人才中仅占20%。从国际影响力来看,权威机构评选300 多位对科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我国入选的科学家只有3 位。从国际性权威科学院外国会员人数的国别排序来看,我国处于第18 位,不仅低于主要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印度。从参加国际会议的情况来看,中国学者发言机会较少,对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也比较小。另外,科技创新人才结构失衡,科技人才过多集中在大中城市,集中在科研院所、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行业,而农村、企业和基层一线人才匮乏。

  严峻的现实警醒我们,必须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加紧开发人才资源。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这正是着眼于中国崛起的顶层设计、战略谋划。

  落实人才优先,就是要把人才列为各类资源开发之首,谋划发展优先谋划人才发展,推动工作优先推动人才工作,使人才优先发展具体化、政策化、项目化。要坚持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完善人才动态调控机制,加强人才队伍综合研判,及时发现问题,适时调整补充,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要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树立人才投入效益最大的理念,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保障重大工程投入,提高投入效益,鼓励引导社会、单位和个人投资人才开发,形成共同促进人才发展投入机制。

  人才优先,中国要加紧行动。